帮你快速找医生

基本信息

  • 科室: 口腔科 
  • 别名: 唾液腺粘液囊肿 salivary mucocele 唾液腺黏液囊肿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暂无
  • 相关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概述

广义的涎腺囊肿包括小涎腺黏液囊肿及舌下腺囊肿,是较为常见的涎腺瘤样病变。

病因

涎腺黏液囊肿(mucocele)根据其病因及病理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外渗性黏液囊肿及潴留性黏液囊肿。
1.外渗性黏液囊肿 占黏液囊肿的80%以上。组织学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囊,无上皮衬里。北京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及口腔病理研究室对144例舌下腺囊肿的分析结果显示,无上皮衬里者141例,占97.7%。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外渗性黏液囊肿的发生系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如Bhaskar等结扎小鼠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导管,未见黏液囊肿产生。但将导管切断,任凭唾液流入组织间隙内,则可产生类似人体的黏液囊肿,含有黏液的囊样腔隙由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衬里,这提示外渗性黏液囊肿是由创伤引起的。
2.潴留性黏液囊肿 远不如外渗性黏液囊肿常见。组织学表现有3个特点:有上皮衬里,潴留的黏液团块及结缔组织被膜。囊壁上皮的结构类似于各段涎腺导管,如有的为扁平或立方上皮,与闰管上皮相似;有的囊壁衬里上皮为嗜酸细胞,同纹管上皮;有的为复层上皮,状似小叶间排泄管。外渗性黏液囊肿的囊壁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而潴留性黏液囊肿的炎症反应很不明显。潴留性黏液囊肿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导管系统的部分阻塞,可由微小涎石、分泌物浓缩或导管系统弯曲等原因所致。[收起]
涎腺黏液囊肿(mucocele)根据其病因及病理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外渗性黏液囊肿及潴留性黏液囊肿。
1.外渗性黏液囊肿 占黏液囊肿的80%以上。组织学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囊,无上皮衬里。北京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及口腔病理研究室对144例舌下腺囊肿的分析结果显示,无上皮衬里者141例,占97.7%。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外渗性黏液囊肿的发生系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如Bhaskar等结扎小鼠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导管,未见黏液囊肿产生。但将导管切断,任凭唾液流入组织间隙内,则可产生类似人体的黏液囊肿,含有黏液的囊样腔隙由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衬里,这提示外渗性黏液囊肿是由创伤引...[详细]

临床表现

1.黏液囊肿 是最常见的小涎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这是因为舌体运动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觉或不自觉地咬下唇动作使黏膜下腺体受伤。囊肿位于黏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黏膜,故呈半透明、浅蓝色的小泡,状似水泡。大多为黄豆至樱桃大小,质地软而有弹性。囊肿很容易被咬伤而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黏稠液体,囊肿消失。破裂处愈合后,又被黏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反复破损后不再有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表现为较厚的白色瘢痕状突起,囊肿透明度减低。
2.舌下腺囊肿 最常见于青少年,男女无明显区别,临床上可分为3种类型:
(1)单纯型:为典型的舌下腺囊肿表现,占舌下腺囊肿的大多数。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由于囊壁菲薄并紧贴口底黏膜,囊肿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囊肿常位于口底一侧,有时可扩展至对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囊肿因创伤而破裂后,流出黏稠而略带黄色或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日后创口愈合,囊肿又长大如前。囊肿发展很大时,可引起吞咽、语言及呼吸困难。
(2)口外型:又称潜突型。囊肿主要表现为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低头时因重力关系,肿物稍有增大。此型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下颌下腺囊肿。但下颌下腺极少发生囊肿,倘若按下颌下腺囊肿摘除下颌下腺及囊肿,囊肿仍可复发。而摘除舌下腺,即使不摘除囊肿,也不造成复发。
(3)哑铃型:为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颌下区均可见囊性肿物。[收起]
1.黏液囊肿 是最常见的小涎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这是因为舌体运动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觉或不自觉地咬下唇动作使黏膜下腺体受伤。囊肿位于黏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黏膜,故呈半透明、浅蓝色的小泡,状似水泡。大多为黄豆至樱桃大小,质地软而有弹性。囊肿很容易被咬伤而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黏稠液体,囊肿消失。破裂处愈合后,又被黏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反复破损后不再有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表现为较厚的白色瘢痕状突起,囊肿透明度减低。
2.舌下腺囊肿 最常见于青少年,男女无明显区别,临床上可分为3种类型:
(1)单纯型:为典型的舌下腺囊肿表现,占舌下腺囊肿的大多数。囊肿位于下颌...[详细]

并发症

舌下腺囊肿发展很大时,可引起吞咽、语言及呼吸困难。

其他辅助检查

穿刺检查。

诊断

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可做出诊断。

治疗

1.小涎腺黏液囊肿 可在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0%碘酊0.2~0.5ml。停留2~3min,再将碘酊抽出。目的是破坏上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而不再形成囊肿。也可注射20%氯化钠。但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手术方法为:局部浸润麻醉下,纵向切开黏膜。在黏膜下,囊壁外面钝性分离囊壁,取出囊肿。周围腺组织应尽量减少损伤,和囊肿相连的腺体应与囊肿一并切除,以防复发。反复损伤的黏液囊肿可形成瘢痕并与囊壁粘连,不易分离。此类病例可在囊肿两侧作梭形切口,将瘢痕、囊肿及其邻近组织一并切除,直接缝合创口。
2.舌下腺囊肿 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对于口外型舌下腺囊肿,可全部切除舌下腺后,将囊腔内的囊液吸净,在颌下区加压包扎,而不必在颌下区作切口摘除囊肿,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下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作简单的成形性囊肿切开术,即袋形缝合术,切除覆盖囊肿的部分黏膜和囊壁,放尽液体,填入碘仿纱条。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5岁后再行舌下腺切除。[收起]
1.小涎腺黏液囊肿 可在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0%碘酊0.2~0.5ml。停留2~3min,再将碘酊抽出。目的是破坏上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而不再形成囊肿。也可注射20%氯化钠。但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手术方法为:局部浸润麻醉下,纵向切开黏膜。在黏膜下,囊壁外面钝性分离囊壁,取出囊肿。周围腺组织应尽量减少损伤,和囊肿相连的腺体应与囊肿一并切除,以防复发。反复损伤的黏液囊肿可形成瘢痕并与囊壁粘连,不易分离。此类病例可在囊肿两侧作梭形切口,将瘢痕、囊肿及其邻近组织一并切除,直接缝合创口。
2.舌下腺囊肿 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对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