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产科
-
别名:
乳汁潴留囊肿
积乳囊肿
乳汁郁积症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妊娠期、哺乳妇女
-
相关疾病:
暂无
因一个腺叶乳汁排出不畅,在乳腺内郁积而形成的囊肿,称积乳囊肿(cyst of galactostasia),亦称乳汁潴留囊肿,或乳汁郁积症。是妊娠期、哺乳妇女的良性疾病。临床以乳房内明显肿块为特点,易被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或乳腺恶性肿瘤,应引起重视。
引起积乳囊肿的病因很多,但乳管堵塞或排乳不畅是主要原因。如一个腺叶或小叶的导管被脱落的导管上皮细胞或其他物质阻塞,或因哺乳习惯不当,哺乳不定时,乳汁未吸空,以致乳汁未能排空,使该小叶所分泌的乳汁潴留在乳腺内。也可在导管炎症基础上引起乳管梗阻,继之乳汁潴留,导管扩张,腺泡彼此融合而形成囊肿。
本病的病理改变特点是: 1.大体形态 囊肿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界限清楚,其直径多在1~2cm或3~5cm。如果囊肿仅累及单个导管,则形成孤立性潴留囊肿。切面见囊壁极薄,呈单房。如果病变累及多个导管,则形成似蜂窝状潴留囊肿。早期囊内容物为稀薄的乳汁,久之乳汁中的水分被逐渐吸收,囊内容物变得黏稠似炼乳。进一步浓缩似乳酪甚至干燥成粉状。此时囊肿坚硬,囊壁明显增厚。 2.镜下所见 囊肿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囊壁内面衬以单层上皮细胞。囊内为淡红色无结构物、泡沫细胞、脱落的导管上皮,囊周可见多种炎症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囊壁外常可见到泌乳期乳腺结构。久之囊壁可发生沙粒样钙化,而形成硬性肿块,极易与乳腺癌相混淆。[收起]
本病的病理改变特点是: 1.大体形态 囊肿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与周围界限清楚,其直径多在1~2cm或3~5cm。如果囊肿仅累及单个导管,则形成孤立性潴留囊肿。切面见囊壁极薄,呈单房。如果病变累及多个导管,则形成似蜂窝状潴留囊肿。早期囊内容物为稀薄的乳汁,久之乳汁中的水分被逐渐吸收,囊内容物变得黏稠似炼乳。进一步浓缩似乳酪甚至干燥成粉状。此时囊肿坚硬,囊壁明显增厚。 2.镜下所见 囊肿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囊壁内面衬以单层上皮细胞。囊内为淡红色无结构物、泡沫细胞、脱落的导管上皮,囊周可见多种炎症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囊壁外常可见到泌乳期乳腺结构。久之囊壁可发生沙粒样...[详细]
1.疼痛 多数病人有轻微胀痛,如伴继发感染局部皮肤发红、有压痛。同侧腋窝淋巴结常增大并有触痛。 2.肿块 乳晕周边部常可触及肿块,肿块大小不一,或时大时小,停止哺乳后自行缩小,或因按摩后缩小。肿块常逐渐增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有轻压痛,移动尚好。大的肿块触之有囊性感,似有弹性。小于2cm的肿块囊性感不明显。当囊内容物变浓稠时,弹性感消失,硬度增加而变得较坚实,易误诊为乳癌。
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早期可抽出大量奶样液体,后来由于囊内容物水分被吸收而浓稠,则不易吸出。此时可变换粗针头抽吸,常可获得奶酪样物,即可确定诊断。穿刺吸出乳汁后肿块常可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抽出物涂片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滴,大量肿胀变性的泡沫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少数分散的腺上皮细胞。若见退变的中性白细胞,常提示可能继发感染。
1.钼靶X线摄片 囊肿大多呈圆形、椭圆形透亮区,多位于乳晕区以外,靠近乳腺的边缘部位(图1)。 2.B型超声检查 在乳腺的反射波内,相当于囊肿的部位,出现典型的液性平段或液性暗区,其边界清楚。回声图显示液平前后有明显的进出囊壁反射(图2)。两囊壁反射间的距离,即代表囊肿的前后径。通过囊肿中心的纵切和横切声像图,可测定囊肿的3个径线,了解囊肿的大小和范围。[收起]
1.钼靶X线摄片 囊肿大多呈圆形、椭圆形透亮区,多位于乳晕区以外,靠近乳腺的边缘部位(图1)。 2.B型超声检查 在乳腺的反射波内,相当于囊肿的部位,出现典型的液性平段或液性暗区,其边界清楚。回声图显示液平前后有明显的进出囊壁反射(图2)。两囊壁反射间的距离,即代表囊肿的前后径。通过囊肿中心的纵切和横切声像图,可测定囊肿的3个径线,了解囊肿的大小和范围。...[详细]
根据病史及体征,再做穿刺常可确诊,本病有以下特点: 1.发病时间常在哺乳期或妊娠期,尤其是哺乳期断奶后。 2.可有急慢性炎症、外伤或手术史,发病部位多在曾发生过乳腺炎症、外伤以及手术处。 3.乳内肿块呈圆形,表面光滑可活动,有囊性感,边界清无压痛,直径多在2~5cm。 4.穿刺可抽出乳汁或乳酪样物。 5.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囊肿阴影。
1.穿刺抽液 行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时,若吸出乳样液体,应将囊内乳汁一次性吸尽。当乳汁吸出后,囊肿即见缩小,残留囊腔再加压包扎,少数情况下,一次吸尽即能治愈。 2.囊肿单纯摘除术 若囊肿反复炎症感染或不断增大者,可在局麻下行囊肿单纯摘除术。如伴有急性炎症时,先行抗炎治疗后再行手术。若为哺乳期待回乳后再手术。 3.中医中药治疗 肝郁气结型,以疏肝理气散结为主。柴胡、白芍、白术(各)15g,当归、天葵子(各)12g,茯苓、冰球子(各)15g,生山楂、石见穿(各)30g。 气滞血瘀型,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柴胡、赤芍、川芎、泽兰(各)9g,当归、桃仁(各)12g,茯苓、莪术(各)15g,红花6g。[收起]
1.穿刺抽液 行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时,若吸出乳样液体,应将囊内乳汁一次性吸尽。当乳汁吸出后,囊肿即见缩小,残留囊腔再加压包扎,少数情况下,一次吸尽即能治愈。 2.囊肿单纯摘除术 若囊肿反复炎症感染或不断增大者,可在局麻下行囊肿单纯摘除术。如伴有急性炎症时,先行抗炎治疗后再行手术。若为哺乳期待回乳后再手术。 3.中医中药治疗 肝郁气结型,以疏肝理气散结为主。柴胡、白芍、白术(各)15g,当归、天葵子(各)12g,茯苓、冰球子(各)15g,生山楂、石见穿(各)30g。 气滞血瘀型,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柴胡、赤芍、川芎、泽兰(各)9g,当归、桃仁(各)12g...[详细]
1.养成规律性哺乳习惯,避免因乳汁未排空而使乳汁滞留在乳腺内。 2.注意哺乳期卫生与姿势,避免因乳管排乳不畅而导致乳汁滞留,合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