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基本信息

  • 科室: 脊柱外科 
  • 别名: ascending cervical spondylopathy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上行性颈椎病
  • 症状: 眩晕 头痛 猝倒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暂无
  • 相关疾病: 颈椎病 

概述

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之脊髓型颈椎病略为多见,因其中大多系由于椎节不稳所致,易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或好转,故住院及需手术者较少。本型主要引起头痛症状,故又称之为上行性颈椎病,并易与多种引起头痛的疾患相混淆,在椎动脉影像学检查前常难以确诊。因此,其诊断问题常成为各有关科室之间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

病因

本病是因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所致。

发病机制

1.动力性因素 主要由于椎节失稳后,钩椎关节松动、变位,波及两侧上、下横突孔,以致出现轴向或侧向移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并引起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此种因素最为多见,大多属于早期轻型。此外,椎间隙间距改变对椎动脉亦产生影响,因为在椎间隙退变的同时,由于上、下椎体之间的间距变短,致使同节段的椎动脉相对增长。这不仅直接破坏了椎动脉本身与颈椎骨骼之间原有的平衡,且易使其出现折曲、狭窄及弯曲等改变。只要恢复椎节间高度(例如通过牵引),此现象即可迅速消失。
2.机械性因素 主要由于持续性致压物所致。
(1)钩椎关节囊创伤性反应:椎节后方小关节囊处的创伤反应主要影响脊神经根,而钩椎关节囊壁滑膜的肿胀、充血及渗出则由于直接减小了横突孔的横径(对椎动脉的影响较之矢状径更为重要)而易波及椎动脉,可因局部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该动脉的痉挛、折曲或狭窄。
(2)钩突骨质增生:在颈椎诸关节中钩椎关节是退变最早的部位之一,因此骨质增生亦较多见。增生的骨刺除直接压迫侧后方的脊神经外,椎动脉亦易受压,加之横突孔这一骨性管道使椎动脉失去退缩与回避的余地,从而构成其发病的主要病理解剖特点之一。钩突骨质增生的部位以颈椎退变的好发部位为多见,即颈5~6、颈6~7和颈4~5;但近年来,发现颈3~4椎节亦非少见。
(3)髓核脱出:由于椎体侧后方钩突的阻挡,椎间隙内的髓核不易从此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或椎动脉。但当它一旦穿破椎体后缘侧方的后纵韧带进入椎管内时,则有可能达到椎间孔处,在压迫脊神经根的同时波及椎动脉。
3.血管因素 不仅较为复杂,且易变性大。主要表现为:
(1)血管动力学异常:本病多见于中年以后,除因颈椎本身的退变因素外,血管亦出现老化,尤其是50岁以上的病例,主要出现血管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减弱。当然,此种现象亦与颈椎的活动量大有关,尤其是旋转、前屈等,均使椎动脉处于被牵拉状态,从而也加速了血管的退变及老化。
(2)动脉硬化性改变:是血管动力学异常病理改变的结果,即便是正常人,50岁以后,其全身动脉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硬化性改变,椎动脉亦不例外,其程度与年龄成正比。如果在血管壁上再出现粥样斑块(椎动脉为好发部位之一),则可加速这一病变过程。
(3)血管变异:解剖材料表明,椎动脉及椎静脉(丛)易出现变异,包括横突孔的分隔(少数可分成2~3个)、矢状径及横径改变、血管数量的差异、两侧血管的不对称及口径大小不一等,均与本病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数种因素可同时出现,或以某一种为主。其中由于椎节不稳及局部创伤性反应所致者,易通过局部制动等有效措施而使症状消除。而因增生的骨刺等机械因素引起者则多为持续性。如在同一病例数种发病因素并存,当通过治疗后其中属于可逆性的因素已经消除,而症状随之消失或明显减轻,则说明其他因素并非占主导地位,其预后多较佳。但如果采取各种疗法后症状并无明显缓解时,则表明机械性致压物为本病例发病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除外其他疾患基础上多需手术治疗。因此如对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如能全面加以了解,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判定。[收起]
1.动力性因素 主要由于椎节失稳后,钩椎关节松动、变位,波及两侧上、下横突孔,以致出现轴向或侧向移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并引起痉挛、狭窄或折曲改变。此种因素最为多见,大多属于早期轻型。此外,椎间隙间距改变对椎动脉亦产生影响,因为在椎间隙退变的同时,由于上、下椎体之间的间距变短,致使同节段的椎动脉相对增长。这不仅直接破坏了椎动脉本身与颈椎骨骼之间原有的平衡,且易使其出现折曲、狭窄及弯曲等改变。只要恢复椎节间高度(例如通过牵引),此现象即可迅速消失。
2.机械性因素 主要由于持续性致压物所致。
(1)钩椎关节囊创伤性反应:椎节后方小关节囊处的创伤反应主要影响脊神经根,而钩...[详细]

临床表现

主要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其次为椎动脉周壁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刺激后所引起的交感神经症状,颈部症状则较轻。
1.颈椎病的一般症状 因其属于颈椎病中的一型,因而其必然具有颈椎病的一般症状,如颈痛、后枕部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如病变同时波及脊髓或脊神经根,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对颈部症状应注意检查,其是除外椎动脉第一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供血不全的主要根据之一。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椎动脉分为四段(图1),其中任何一段病变引起缺血时,均可出现相类同的症状,本型颈椎病的病变主要位于椎动脉第二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偏头痛:为多发症状,发生率约在80%以上,常因头颈部突然旋转而诱发,以颞部为剧,多呈跳痛或刺痛。一般均为单(患)侧,有定位意义;如双侧椎动脉受累时,则表现双侧症状。
(2)迷路症状:亦较多发,主要为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等症状。其发生率约为80%,主要是由于内耳动脉供血不全所致。
(3)前庭症状:主要表现为眩晕,发生率约为70%左右。其发生、发展及加剧与颈部旋转动作有直接关系。应注意与梅尼埃病鉴别。
(4)记忆力减退:约60%的病例出现此种现象,往往在手术刚结束(椎动脉减压性手术)患者即主诉“头脑清楚了”。甚至发病多年不能下棋的患者,术后当日即可与病友对弈获胜。
(5)视力障碍:约有40%的病例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等,主要是由于大脑枕叶视觉中枢以及第Ⅲ、Ⅳ、Ⅵ脑神经核(位于脑干内)和内侧束缺血所致。
(6)精神症状:以神经衰弱为主要表现,约占40%。其中精神神经抑郁者较多,欣快者较少。多伴有近事健忘、失眠及多梦现象。
(7)发音障碍:较少见,约占20%。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等,严重者可出现发音困难,甚至影响吞咽。主要是由于延髓缺血及脑神经受累所致。此症状更多见于高位侧索硬化症患者,应注意鉴别。
(8)猝倒:系因椎动脉痉挛引起锥体交叉处突然缺血所致,多系突然发作,并有一定规律性。即当患者在某一体位头颈转动时,突感头昏、头痛,患者立即抱头,双下肢似失控状发软无力,随即跌(坐)倒在地。发作前多无任何征兆,在发作过程中因无意识障碍,跌倒后即可自行爬起。其发生率约在20%左右(图2)。

3.自主神经症状 由于椎动脉周围附有大量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因此当椎动脉受累时必然波及此处的交感神经而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失调。临床上以胃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症状为多。个别病例可出现Horner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由于人体组织的复杂性,尤其是中年以后的机体,各个器官可能患有各种疾患,因此难以将其统统归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来解释,只有那些检查阴性者方可考虑;但明确结论尚需通过治疗(包括手术)才可得到正确判断(图3)。
[收起]
主要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其次为椎动脉周壁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刺激后所引起的交感神经症状,颈部症状则较轻。
1.颈椎病的一般症状 因其属于颈椎病中的一型,因而其必然具有颈椎病的一般症状,如颈痛、后枕部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如病变同时波及脊髓或脊神经根,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对颈部症状应注意检查,其是除外椎动脉第一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供血不全的主要根据之一。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椎动脉分为四段(图1),其中任何一段病变引起缺血时,均可出现相类同的症状,本型颈椎病的病变主要位于椎动脉第二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偏头痛:为多发症状,发生率约在80...[详细]

并发症

有时可并发猝倒。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改变 除可发现颈型颈椎病特征(椎节不稳及列线改变)外,尚可发现钩椎增生、椎间孔狭小(斜位片)及椎骨畸形等异常所见。同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异常(胸骨后甲状腺瘤或其他肿瘤时,可将气管压向一侧,虽少见,但后果严重,作者曾发现2例),颅底与第1颈椎之间、第1与第2颈椎之间有无不稳(可从动力性侧位片上观察,颅底与寰椎不稳则表明椎动脉第三段受累),以及有无颅底凹陷症(椎动脉第三段可被累及)。以上诸点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注意观察。
2.DSA技术 通过股动脉穿刺与插入导管,注入少量造影剂,以数字减影成像技术获得的清晰的椎动脉图像,不仅对诊断,且对手术部位的确定至关重要,应争取进行。
3.MRI成像技术 对判定脊髓状态以及两侧横突孔有无变异、是否对称、内径有无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无损伤的椎动脉MR成像技术(MRA),对椎动脉的判定既安全又具有诊断价值。MRA技术的清晰度较DSA技术为差(图4),但从临床角度来看,90%以上的患者愿意接受MRA检查,而不愿意行DSA检查。

4.其他 包括传统的椎动脉造影、CT检查等均可酌情选用。[收起]
1.X线改变 除可发现颈型颈椎病特征(椎节不稳及列线改变)外,尚可发现钩椎增生、椎间孔狭小(斜位片)及椎骨畸形等异常所见。同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异常(胸骨后甲状腺瘤或其他肿瘤时,可将气管压向一侧,虽少见,但后果严重,作者曾发现2例),颅底与第1颈椎之间、第1与第2颈椎之间有无不稳(可从动力性侧位片上观察,颅底与寰椎不稳则表明椎动脉第三段受累),以及有无颅底凹陷症(椎动脉第三段可被累及)。以上诸点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注意观察。
2.DSA技术 通过股动脉穿刺与插入导管,注入少量造影剂,以数字减影成像技术获得的清晰的椎动脉图像,不仅对诊断,且对手术部位的确定至关重要,应争取...[详细]

诊断

主要依据以下诸要点:
1.有上述椎-基底动脉缺血征(以眩晕为主)和(或)曾有猝倒病史。
2.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椎体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一般均有较明显的交感神经症状。
5.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
6.除外椎动脉第一段(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7.除外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
8.本病的确诊,尤其是手术前定位,应根据MRA、DSA或椎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椎动脉血流图及脑血流图仅有参考价值,不宜作为诊断依据。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为本型的基本疗法,90%以上病例均可获得疗效,尤其是因颈椎不稳所致者,大多可痊愈而不留后遗症。
2.手术疗法 患者具有以下三种情况时方可考虑施术,可行颈前路侧前方减压术。
(1)有明显的颈性眩晕或猝倒发作,至少2次以上者。
(2)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且又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者。
(3)经DSA椎动脉造影或MRA检查证实者。

预后

本病预后大多良好,尤其是因椎节不稳所致者。症状严重经手术治疗的病例预后亦多满意,作者既往所施术的数十例中,至今未见复发者(图5)。

预防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