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精神科
-
别名:
暂无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婴幼儿
-
相关疾病:
焦虑症
分离性焦虑症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离开家或亲人时出现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
分离性焦虑症(separation anxiety)的诱发因素包括强制性的分离,如父或母的亡故、患病或父母离异。这些因素对那些有遗传素质的儿童来说,易诱发焦虑。
1.遗传因素 患有焦虑症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而且同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率可高达50%,这些都说明分离性焦虑症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2.亲子过分依恋 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小儿平时一直与母亲或固定的养育者呆在一起,不与外界接触,而母亲则往往对孩子过于珍爱、过分保护,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从而使小儿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一旦与母亲突然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 3.生活事件影响 在出现分离性焦虑之前,往往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常见的生活事件为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受到挫折,不幸事故如亲人重病或死亡等。[收起]
1.遗传因素 患有焦虑症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而且同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率可高达50%,这些都说明分离性焦虑症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2.亲子过分依恋 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小儿平时一直与母亲或固定的养育者呆在一起,不与外界接触,而母亲则往往对孩子过于珍爱、过分保护,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从而使小儿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一旦与母亲突然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 3.生活事件影响 在出现分离性焦虑之前,往往有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常见的生活事件为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受到挫折,不幸事故如...[详细]
对于分离性焦虑症,儿科医师应当用发育进程的观点看待这个疾病。正常的分离性焦虑最早发生于婴儿6~8个月的时候,至3岁后,当小儿理解与依恋的人分离是暂时性的,这种正常的焦虑便消失了。所以5岁前小儿诊断此病应谨慎,30个月前的小儿则不作此病的诊断。 分离性焦虑症表现为小儿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产生明显的焦虑情绪,多数小儿常无根据的担心亲人会离开自己发生危险或意外的事故,因而不愿离开亲人,不去幼儿园或拒绝上学,即使勉强进学校,也是哭哭啼啼或有挣扎,有的小儿还会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出现呕吐、腹痛、头痛等,病程持续数月至数年。
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心慌,胸闷、尿频,尿急等。易出现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或呈营养不良容貌,夜间入睡困难、夜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偏差,有时演化为学校恐怖症。
一般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美国精神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中,分离性焦虑症的标准如下: 1.≥3个以上的下述焦虑症状 (1)离开家或亲近的人出现过分的痛苦。 (2)持久和过分的忧虑失去亲近的人,或灾祸可能降临于亲近的人。 (3)持久和过分的忧虑不祥的事导致与亲近的人分离。 (4)由于害怕分离,出现持久的拒绝上学或去其他地方。 (5)没有亲近的人陪伴,或在其他情境中没有成人做伴,经常过分害怕,或不愿独自一人。 (6)没有亲近人的陪伴,常拒绝上床睡觉,或不愿离家睡觉。 (7)因害怕分离而出现反复的梦魇。 (8)当与亲近的人分离时有反复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恶心呕吐等。 2.病情至少4周。 3.疾病发生在18岁之前。 4.症状明显影响社会交往、学习或其他重要的功能。 5.该疾病排除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神经症。[收起]
一般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美国精神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中,分离性焦虑症的标准如下: 1.≥3个以上的下述焦虑症状 (1)离开家或亲近的人出现过分的痛苦。 (2)持久和过分的忧虑失去亲近的人,或灾祸可能降临于亲近的人。 (3)持久和过分的忧虑不祥的事导致与亲近的人分离。 (4)由于害怕分离,出现持久的拒绝上学或去其他地方。 (5)没有亲近的人陪伴,或在其他情境中没有成人做伴,经常过分害怕,或不愿独自一人。 (6)没有亲近人的陪伴,常拒绝上床睡觉,或不愿离家睡觉。 (7)因害...[详细]
1.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的方法颇多,包括脱敏法,即逐渐使患儿接近害怕的情景;认知行为治疗法,减少患儿过多的焦虑;家庭治疗,即帮助父母以适当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焦虑。无论哪一种方法,治疗的核心是逐渐暴露,使患儿能面对害怕的情景。 2.药物治疗 自20世纪50年代苯二氮卓类药出现后,取代了一些镇静药,而称为“抗焦虑药”,其中常用的为地西泮(安定),日口服剂量为1~2.5mg,分2~3次服(>5岁)。 三环类抗抑郁剂丙米嗪在临床上已用于分离性焦虑的治疗,此药也常在单独行为治疗时,疗效不明显的情况下,与行为治疗合用。据报道此药结合行为治疗对年幼儿童拒绝上学的疗效较好,但此药不作为分离性焦虑症的首选治疗。 近年来,对于行为治疗和(或)丙米嗪疗效不明显的患儿用盐酸氟西汀(百忧解)显示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待于临床的随机试验证实之。[收起]
1.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的方法颇多,包括脱敏法,即逐渐使患儿接近害怕的情景;认知行为治疗法,减少患儿过多的焦虑;家庭治疗,即帮助父母以适当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焦虑。无论哪一种方法,治疗的核心是逐渐暴露,使患儿能面对害怕的情景。 2.药物治疗 自20世纪50年代苯二氮卓类药出现后,取代了一些镇静药,而称为“抗焦虑药”,其中常用的为地西泮(安定),日口服剂量为1~2.5mg,分2~3次服(>5岁)。 三环类抗抑郁剂丙米嗪在临床上已用于分离性焦虑的治疗,此药也常在单独行为治疗时,疗效不明显的情况下,与行为治疗合用。据报道此药结合行为治疗对年幼儿童拒绝上学的疗效较好,但此药不作为分离...[详细]
大多数纵向研究着重于患儿的拒绝上学症状,年幼儿童早期发病的预后较好,一般能较早回到学校;而青少年儿童在发病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学习困难,则预后相对比年幼儿童差一些。作为一个群体来说,儿童患分离性焦虑症是成人期焦虑症的一个风险较大的高危因素。
重视儿童心理健康,为母亲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消除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父母自身弱点或神经质的倾向,提供父母生物反馈疗法(松弛疗法),帮助小儿全身放松训练,配合游戏、音乐疗法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