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甲状腺癌知识介绍

2018年07月10日 79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发病趋势介绍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6%,发病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最近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12.9/10万;而在中国上海地区的同期数据显示男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为5.83/10万,女性为21.2/10万,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其中超过80%的病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而据北京市肿瘤研究所统计,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 2010年,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为8.78/10万,比2001年的2.70/10万,增长225.2%。其中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已升至13.63/10万,男女患者性别比为3:1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王培松

 

2 甲状腺癌高发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预防吗?哪些人易罹患甲状腺癌?为什么女性居多?

甲状腺癌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射线、碘摄入量、性别、年龄等有关。近年来,有关基因研究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BRAF、RAS基因突变及RET/PTC基因重排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BRAF基因点突变有关,通过MAPK信号通过的活化而致癌变,临床标本检测显示45%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阳性;而甲状腺滤泡状癌与RAS基因的点突变有关,并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引起癌变,临床标本检测显示45%的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RAS基因突变阳性。儿童期颈部电离辐射接触史是发生甲状腺癌的又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一项致力于辐射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事件后,暴露于放射碘辐射污染区的白俄罗斯儿童,到青年时,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此可知,有家族遗传倾向、生活中易接受辐射、饮食中摄入的碘过多或过少等均有可能会引起甲状腺癌的发生。预防核辐射、保持适当的碘摄入水平等则有可能会减少甲状腺癌的发生。而中青年女性患者居多的原因,可能与女性激素分泌水平有关。

 

3  如何早期发现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防治的最好方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进行早期治疗,那如何能做到早期发现?当发现颈部增粗或有肿块时,即使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也应想到是否发生了甲状腺疾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通过甲状腺触诊一般可以明确是否甲状腺肿大/肿物。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的临床线索包括颈部放射线暴露史;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家族史;短期内结节明显增大;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如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结节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固定;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目前,大多数单位体检项目都已包括甲状腺的影像学检查,每年一次常规甲状腺检查是必要的,超声检查简单实用、价格低廉,且可以发现直径5mm的甲状腺肿块,有经验的超声医师甚至能查出直径小到2-3mm的肿瘤,通常作为甲状腺体检以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式。而超声引导下的针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是鉴别结节良、恶性最可靠、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诊断敏感性83%,特异性92%,准确性95%。目前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甲状腺癌诊断方法,因此,怀疑恶性者应进行FNAC。但FNAC对甲状腺滤泡状癌易漏诊,必要时需做甲状腺的放射性核素或CT检查。CT是目前分辨率较高的检查手段,对甲状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更加清晰,可了解肿块、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如气管、食管和血管是否粘连、包绕。甲状腺功能检查是了解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手段,包括fT3、fT4以及TSH等。另外,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或MEN2家族史或不明原因CEA升高者,应该检测基础或刺激状态下的血清降钙素水平。

 

4  甲状腺癌主要分哪些类型,如何确诊,预后如何?

目前临床上甲状腺癌主要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和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前两者又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目前超声引导下的针吸细胞学检查仍是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但对小部分难确诊者,仍需术后石蜡切片和免疫组化方能明确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经合适的治疗后,绝大多数预后较好,45岁以下非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术后20年生存率可达到85%-90%。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却是目前最恶性的肿瘤之一,预后极差,从诊断到死亡,平均时间为3-6个月。

 

5  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疗效如何?

甲状腺癌的治疗首选手术,目前接近9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而治愈。对手术未切除干净、淋巴结残留、术后复发、远处肺/骨转移者,还可追加核素碘-131治疗及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主要依靠甲状腺全切和淋巴结清扫,而分子靶向治疗,如范德他尼,价格较高,副作用较大,疗效尚在进一步观察中,且分子靶向治疗是否会引起其他基因变异导致其他疾病尚有待继续研究。未分化甲状腺癌预后极差,主要依靠外放射和姑息手术,可能有助于延长生命。

 

6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比如如何应对术后甲减、如何复查、生活中注意事项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生活方面与常人几乎一样,对于术后合并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者,大部分属于组织水肿致神经受压或神经牵拉所引起,一般术后3~6个月可逐渐恢复。术后随访很重要,一般术后第一次随访为出院后3~4周门诊检查,然后3个月一次,术后2年内一般要求每6个月复查一次,结果无异常者,术后3-5年内可以每6-12个月复查一次,结果正常者,以后每2~3年复查一次。随访内容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B超,必要时要行CT或核素检查,包括胸片/胸部CT和骨扫描等。

甲状腺癌手术大于一侧腺叶切除术,其术后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需服用甲状腺素(如优甲乐)替代治疗。通常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服药剂量。而且,术后适当增加甲状腺素片口服剂量能够提高血液中T3、T4水平,抑制TSH分泌,从而起到抑制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作用。对自觉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症状者,如乏力、怕冷、浮肿、嗜睡、便秘、月经失调等,或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有甲减者,也需口服一定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具体剂量根据甲状腺功能TSH数值而定。饮食中,碘盐摄入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比如,家中若食含碘盐,平常海产品就要少吃,若食无碘盐,则多吃富碘食物。也可混用或中晚餐交替食用含碘盐和无碘盐,主张科学补碘和平衡碘饮食。

 

7  罗列人们对甲状腺癌的常见认识误区并分析。比如,接触放射线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吗,吃碘盐与甲状腺癌有关吗等

有关放射线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事件是个典型的例子。而关于食用碘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走极端化,即完全不食碘盐和不吃海产品,或既吃富碘食物又吃含碘盐。目前的有关研究表明,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甲状腺素合成的原料。碘的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滤泡增生,增加甲状腺肿大/结节发生的几率,反之,若碘摄入过多,也易诱发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因此,关于碘摄入量问题不能一刀切地回答。以我国食盐加碘量35微克/克和人均每天摄入食盐10克计算,我们每天摄入的碘为350微克,扣除烹调和人体代谢的损失,碘的摄入量不会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即使考虑欧美人种与中国人体质的差异,适量降低标准,目前我国日常碘摄取量仍然在可耐受范围内。然而类似上海这样沿海城市的居民,特别是大量食用海鲜的人群,碘的摄入已足量,不需要额外补碘,尤其是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但是,如果一味的少吃碘,就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实际上,缺碘和高碘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碘正常地区。碘摄取量高低与甲状腺癌组织学类型相关,碘缺乏地区滤泡状癌发病率高,碘充足地区乳头状癌发病率高。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建议常吃海鲜者尽量少吃碘盐,以免碘摄入过多;不吃海鲜者不宜专吃无碘盐,以免碘摄入过少。做到科学补碘,必要时可去医院进行专家门诊咨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