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囊疾病手术漏诊其他疾病原因分析

2018年01月20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30年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飞速发展,LC己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隆起性病变的金标准。但由于近年各级医院腹腔镜手术广泛开展,尤其是年轻医生在常规开腹手术经验不足的状况下,不注重综合分析病情,容易出现误诊及漏诊。现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胆囊良性疾病行LC中漏诊其他疾病33例的临床资料,为大家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
33例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32-67岁。LC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9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6例,胆囊息肉8例。33例中右上腹间歇性隐痛3-6年,伴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6例;上腹部、后背、肩部不适10例;无明显症状17例,系常规体检超声检查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

33例患者手术中发现漏诊3例,其中结肠癌2例,胃癌1例;术后发现漏诊30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8例,胆囊癌5例,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3例,带状疱疹及硬化性胆管炎各2例。

2、漏诊原因分析
1、诊断思维局限:临床专业过度细化,可使年轻医生在自己的专业内快速成长,但也会导致专科医生对其他专科知识了解欠缺,常常诊断思维局限、先入为主,以本专业疾病解释患者所有症状,易出现漏诊。

2、问诊及体格检查不细致:部分接诊医师在接诊患者后未详细询问腹部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时间、频繁程度,只进行简单问诊或结合既往超声检查结果即诊断为胆囊疾患而进行手术治疗。实际上胆囊结石出现的临床表现易与毗邻脏器疾病相混淆,如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肿瘤、冠心病不典型心绞痛、右侧肺炎、结肠占位等疾病相混淆,不细致鉴别极易出现误诊及漏诊。本组漏诊带状疤疹2例以右上腹疼痛就诊,术前仅结合既往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即行LC,术后上腹部疼痛不缓解,再次详细查体发现右侧胸壁、后背带状疤疹,方确定患者腹痛是因带状疤疹所致。漏诊胆总管结石18例,LC后询问病史发现7例有畏寒、发热病史,实际曾有胆管炎表现,但术前询问病史时未能了解到。漏诊硬化性胆管炎2例术前肝功能检查胆红素己增高,但接诊医师简单解释为胆囊结石所致,匆匆行LC,术后黄疽不能消退,术后行肝胆MRI加MRCP检查,
发现患有硬化性胆管炎。

3、过分依赖超声检查结果:尽管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疾病有重要价值,但其对空腔脏器疾患诊断并无优势,易导致接诊医师忽视患者合并疾病的存在,对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患者易将全部症状解释为因胆囊结石、胆囊炎所致,而漏诊其他合并疾病。超声检查对胆道疾病的误诊率达4.25%。超声检查简单、易行,对胆囊结石检出率可达100%,但对胆总管结石的检出敏感性仅63.3%。回顾2100例胆囊结石临床资料,术前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及胆囊切除术中漏诊胆总管结石共334例,胆囊良性疾病并发胆总管结石发生率15.9%。

4、LC具有一定局限性: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区别在于腹腔镜手术只能观察腹腔脏器表面疾患,由于腹腔镜无触觉感,不能检查实质内及空腔脏器内部疾患;临床上对术前未进行详细检查,术后出现症状,或术前症状术后仍不缓解患者需进一步行补救性检查,如胃镜、CT及MRCP等。本组漏诊结肠癌和胃癌患者术中因肿瘤侵及胃、肠浆膜而发现;漏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于术后症状不缓解或出现畏寒、发热、黄疽等胆管炎表现进一步检查才确诊。

5、不熟悉专科医技检查手段及特点: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达95%,但对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率仅36%-54%。M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敏感度为88%-93%,诊断准确度为96.3%-99.2%。

文章选自:崔忠等,临床误诊误治,2017年8月30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