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与大肠癌发病关系初步探讨02
2021年10月08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Shao等在英国进行过一项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将40岁以上的630628个英国人按胆囊切除分为病例组(55960例)与对照组(574688例),然后分别对其进行了超过12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合并胆囊切除史的和未合并胆囊切除史的两组人群出现大肠癌的比例
分别为119/10万人每年和86/10万人每年。胆囊切除能够大幅度的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来自意大利学者通过对两组较大样本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指出通过对3533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及7026例非结直肠癌的住院患者数据分析发现胆囊切除后两组出现结直肠癌的比值比是1.04。国外学者研究了13822例患者尸检的资料,发现高水平的胆汁酸代谢活动与大肠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综合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初步得知部分学者认为胆囊切除的人群患结肠肿瘤的风险可能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正如上述国内外零散的调查研究中,对于胆囊切除与大肠癌关系并不能给出一个统一的并且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结论,还是存在部分争议。这种研究结果差异的形成原因尚无一个明确的合理的科学说法,除了地域限制、种族自身的不同的因素影响外,统计方法的不同、课题设计思路的不同,病例数量及病例质量的不同,随访时间的标准不同等诸多因素都会胆囊切除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关于胆囊切除后大肠癌发病风险升高的机制尚没有大规模的研究文献去报道,目前主要流行机制学说主要有:有胆盐-胆酸学说;组织胚胎学说;基因-染色体突变学说;二甲基肼剧毒学说;膳食-生活方式学说等理论。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胆囊切除后,体内出现一系列关于的病理生理改变往往来源于胆汁动力学对胆囊切除的适应性改变及胆汁成分因为胆囊切除所发生的改变。沈剑虹通过研究就指出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初级胆汁酸在不受胆囊调节下持续不断汇入充满厌氧菌的肠道,造成肠肝循环的负荷量增加及初级胆汁酸单位密度的增加,使得厌氧菌与未脱羟化的初级胆酸在肠道中相互接触几率增大,会使更多的初级胆汁酸在强大的脱羟作用下生成次级胆汁酸,最终会导致次级胆酸中的脱氧胆酸和石胆酸浓度有明显的升高。次级胆汁酸中的脱氧胆酸可直接促使原发性大肠癌的早期形成;而且石胆酸经过一系列代谢后可形成甲基胆蒽,甲基胆蒽对肝细胞色素酶的活力有明显诱导作用,有许多资料和研究表明甲基胆蒽具有极强的化学致癌性。
此外胆汁酸还具有抑制大肠粘膜层集合淋巴群和孤立淋巴群细胞的增生、减弱了肠道监视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能力,甚至造成不能对肿瘤细胞进行早期清除。从而使肠道细胞对肿瘤的易感性增加及肠道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的增强,进而可能会造成使肠道细胞向癌前病变甚至是恶性方向转化,继而增加许多肠道疾病风险。Giovannucci等认为合并胆囊切除的结肠癌发生的位置往往比较多见于近端结肠,尤其是升结肠癌多见。其原因主要可能有三点:①近、远端结肠原始发育的来源不同的,近端结肠生于与盲肠始基,远端结肠是由中肠袢的头支发育而来的,这也间接导致对肿瘤的易感程度也是有差异的。②近端结肠更容易受到胆汁酸的刺激,近端结肠的粪便本来滞留的时间就比较长,堆积的粪便量也较大,与肠道粘膜接触面积较大,相应产生的胆酸及其主要代谢产物也就越多,尤其是具有致癌性的产物,被肠道吸收的量也随之增多。③右半结肠倾向于稳定性相对较差的核型,染色体数目较多,等位基因缺失的几率升高,更易使肠道细胞的等位基因发生突变,甚至发生恶变;而远端(左半结肠)结肠倾向于稳定性相对较好的核型,染色体数目较少,加之染色体严格自我修正能力,等位基因缺失几率较低,因此相对更不易突变,更不易恶变。
在探讨胆囊切除与大肠癌的关系过程中已经发现胆囊切除、长期吸烟、糖尿病、年龄等多种因素均能明显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在防治大肠癌的工作中因告诫人们尽量避免过多的暴露在这些危险因素中,从发病源头减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其次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大肠癌的生存期望和生存质量。
本文选自 赵伟,胆囊切除与大肠癌发病关系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