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中西医联合治疗帕金森氏病(附篇)——头部及体穴按摩方法

2016年03月20日 54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为方便帕金森氏病患者记忆与平时的操作,将穴位整理分为三组,分别用于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治疗的第1个月)

       选取穴位:上肢部——合谷、外关、曲池、后溪;头部——运动区

       (1)穴位位置

       合谷: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放在另一只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外关: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曲池: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的凹陷处。

       后溪: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运动区:相当于大脑皮层**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0.5厘米处作为下点,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运动区。将运动区划分为五等分,上1/5为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为上肢运动区,下2/5为面部运动区。

     2操作方法

       上肢部左右相同各4个穴位每穴按揉5分钟,按揉次数不限,以稍有酸胀感为度,活动不利侧为主。头部运动区分别在下肢、躯体运动区,上肢运动区和面部运动区内选择酸胀感最明显的点进行按揉,双侧同时进行,以运动不利侧的对侧为主,每处按揉5分钟,按揉次数不限,以稍有酸胀感为度,同时配合相对应的肢体运动,如按揉头部左侧下肢、躯体运动区处最敏感点时,应该配合右侧下肢的运动。

       3分析

       此组穴位主要集中在上肢部,意在改善上肢部的运动。

       合谷、曲池属手阳明经,手阳明经“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阳明经“多气多血”、“面口合谷收”,按揉合谷穴有助于改善面部肌肉的运动;曲池为阳明经合穴,按揉曲池有助于改善上肢部的运动;

       外关为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经“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三焦通行人体气血运行,三焦不通则气血和人体运动不利,外关为八脉交会穴,“阳维目锐外关逢”,阳维脉联络各阳经,合于督脉,按揉外关穴有助于改善人体全身的运动;

       后溪属手太阳经,手太阳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为八脉交会穴,“后溪督脉内眦颈”,后溪穴通于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循脊入络脑”,按揉后溪穴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调节脏腑活动;

       头部运动区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

第二阶段(开始治疗的第2个月,配合第一阶段穴位)

       选取穴位: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头部——百会、舞蹈震颤控制区

       (1)穴位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百会: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舞蹈震颤控制区:自运动区向前平移1.5厘米的直线。

       (2)操作方法

       下肢部左右相同各3个穴位每穴按揉5分钟,按揉次数不限,以有酸胀感为度,以活动不利侧为主。头部的百会和舞蹈震颤控制区(以酸胀感最明显的点进行按揉)每处按揉5分钟,按揉次数不限,舞蹈震颤控制区双侧同时进行,以运动不利侧的对侧为主,以有酸胀感为度,按揉时配合按揉部位对侧肢体运动。

       (3分析

       体穴中3个穴位主要集中在下肢,意在改善下肢部的运动。

       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循脊入络脑”,头为诸阳之会,百会又位于头之最高点,故其阳气最盛,按揉百会可起到升阳、醒脑、宁神、定颤的作用;

       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穴,足阳明经从头走足,沟通人体上下气血;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胃之下合穴,按揉足三里可调节脾胃功能,助气血生化;自古就有艾灸足三里穴延年益寿之说,按揉足三里可强身健体。

       三阴交为足太阴经穴,同时又是脾经、肾经、肝经之交会穴,按揉三阴交调补肝脾肾三经;“脾为后天之本”,按揉三阴交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固后天之本;“脾主肌肉”,“脾主四肢”,按揉三阴交可充实肌肉,强健四肢。

       阳陵泉足少阳经穴,足少阳经循行于人体侧部,肝与胆相表里,按揉阳陵泉可熄风止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胆之下合穴,按揉阳陵泉可助肝胆疏泄之用;阳陵泉又为八会穴之筋会,按揉阳陵泉可柔筋止颤。

       舞蹈震颤控制区为治疗震颤麻痹的专区。

第三阶段(治疗的第3个月及之后,配合第一、二阶段穴位

       选取穴位:足部——太冲、太溪;头部——感觉区、平衡区

       (1)穴位位置

       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或触及动脉搏动。

       太溪: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感觉区:相当于大脑皮层**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自运动区平行向后移1.5厘米的直线。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部感觉区。

       平衡区: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上的投影。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3.5厘米,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2操作方法

       足部左右相同各2个穴位每穴按揉5分钟,按揉次数不限,以有酸胀感为度,以活动不利侧为主。头部的平衡区、感觉区(以酸胀感最明显的点进行按揉)每处按揉5分钟,按揉次数不限,双侧同时进行,以运动不利侧的对侧为主,以有酸胀感为度,按揉时配合按揉部位对侧肢体运动。

       (3分析

       中医中有“病在头者取之足”之说,选取足部的穴位可以改善大脑功能。

       太冲为足厥阴经穴。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在头部与督脉相联系,按揉太冲可调节头部大脑的功能;太冲为肝经原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按揉太冲可调节脏腑功能;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肝主筋脉”,按揉太冲穴可平肝息风柔筋。

       太溪为足少阴经穴。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络膀胱”,按揉太溪穴通调督脉、运行气血;太溪为肾经原穴,按揉太溪可调节脏腑功能;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太溪可补肾益髓、滋阴止颤。

       头部的平衡区、感觉区有助于患者平衡与感觉的恢复。适度对肢体的拍击可使全身的气血通畅,利于肢体活动的改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