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刘志龙教授】经方中的“泻心汤”们!

2018年07月17日 92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黎崇裕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方解:本方正因中焦脾胃受损、大小肠功能失调、寒热互结其中、清浊升降失常而致。

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即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

方中姜半夏、干姜,辛开,辛温除寒,和胃止呕,温中散寒除痞

黄连、黄芩苦降,泄降除热,清肠燥湿

人参、大枣、炙甘草甘温补脾以和中气、生津液,既可防黄芩、黄连之苦寒伤阳,又可制约姜半夏、干姜之辛热伤阴。



《伤寒论》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第十七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方正要点:

1、脾胃寒热夹杂之痞证:

以干呕、心下痞满、肠鸣不利(上呕、中痞下利,可概括为“呕痞利综合征”)为辨证要点。

病位在整个胃肠道

呕吐是本方正的主要特征,患者往往无食欲,或有恶心感,甚至入口即吐,或者进食不久以后上腹部不适,但是按压后并不是硬满如石,也不会腹满如覆瓦,而是比较柔软;肠鸣,多伴有大便次数增加,或不成形等。

舌苔厚腻而微黄,右手寸关浮。

2、常用语闭经、失眠、冠心病、便秘、不孕、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胆囊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于上热下寒而见呕、肠鸣、心下痞硬者。因气滞或者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应用。

3、体质要求,多见于体质较好的中青年男子其唇舌红,多伴有睡眠障碍及腹泻倾向。舌苔多见黄腻。



大黄黄连泻心汤

组成:大黄、黄连

方解:痞有不因下而成者,君火亢盛,不得下交于阴而为痞,按之虚者,非有形之痞,独用苦寒,便可泄却。如大黄泻营分之热,黄连泻气分之热,且大黄有攻坚破结之能,其泄痞之功寓于泻热之内,故以大黄名其汤。以麻沸汤渍其须臾,去滓,取其气,不取其味,治虚痞不伤正气也。



《伤寒论》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方正要点:

1、脾胃热痞证:

以烦惊、吐衄,大便秘结为辨证要点。

主要症状为心下痞,大便秘结,心膈烦躁,小便赤涩,吐衄,或惊痫,发狂,面及眼目有赤色,或肿

舌质红,或者暗红坚老,舌苔黄,或腻,或干燥,脉实有力、滑数。


2、常用于老人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手足寒热、脑出血、充血性结膜炎、咯血、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目赤、便秘、发斑、高血压、脑充血、癫痫、急性胃炎、妇人带下、更年期、脱发等属于邪热内陷,壅滞中焦而做痞者。

3、本方与泻心汤比较少了一味黄芩,在煎服法上面,本方是麻沸,分服,泻心汤是煮取,顿服,可以看出本方的热较泻心汤证轻,并且可以治疗热痞。

4.体质要求

体型壮实,面色潮红而有油光,腹部充实有力,头痛头昏,易于鼻衄,或上腹部不适,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暗红。

体检血压、血脂、血液粘稠度高者。


附子泻心汤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方解:此汤治上热下寒证,确乎有理,三黄略浸即绞去滓,但取轻清之气,以去上焦之热,附子煮取浓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凉而下用温,上行泻而下行补,泻其轻而补其重,制度之妙,全在神明运用之中,是必阳热结于上,阴寒结于下用之,乃为的对。若阴气上逆之痞证,不可用也。



《伤寒论》: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方正要点:

1.热痞兼阳虚证

以烦惊,吐衄,大便秘结。恶寒汗出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心下痞,汗出

或口苦、口臭、口疮、牙痛、目红赤

平素怕冷,形寒肢冷,但欲寐,小便色白。

舌质淡,舌苔薄黄,脉沉细微弱,或者洪数沉取无力。

2.常用于急慢性胃炎、头痛、冠心病、高血压、呕血、便血、发热、出血性病而兼心机衰弱等属于伤寒误治

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胃肠热壅而卫阳不固者。


生姜泻心汤

组成:生姜、甘草、人参、干姜、黄芩、半夏、黄连、大



方解:名生姜泻心汤者,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人参、大枣补中州之土虚,干姜、甘草以温里寒,黄芩、黄连以泻痞热。

备乎虚、水、寒、热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未有不愈者也。


《伤寒论》: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方正要点:

1、胃有停饮证

以心下痞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为辨证要点。

主要症状为心下痞硬,呕吐,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舌质淡红或者偏红,舌苔薄黄腻,或者黄白相间而腻,脉沉弦。

2、常用于产后下利咳嗽、带下、腹泻、急慢性肠胃炎、胃扩张、胃癌轻症、胃扭转、肠弛缓、舌肿痛等属于半夏泻心汤但呕吐较为突出者。



甘草泻心汤

组成:甘草、黄芩、干姜、半夏、大枣、黄连、人参


方解:方中重用炙甘草,取其有缓急作用,“病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更兼有清热解毒之效;人参大枣补虚益气;取半夏、干姜之辛温,黄连之苦寒,寒热同用,消其寒热互结的痞满,达到寒去热除,痞消正复之效。

《伤寒论》: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


方证要点:

1、中虚湿热痞利证

以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腹泻频作,顽固不化明显为辨证要点。

主要症状为下利日数十次,完谷不化,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安,口淡不渴,口唇淡白,面部无华,平素可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口内清涎沫多

舌质淡红或者偏红,舌苔薄黄腻,或者黄白相间而腻,脉沉弦。

2、常用于舞蹈病、夜游症、走马牙疳、癫痫、小儿慢惊风、口舌糜烂、肠鸣腹泻、前后阴溃疡、舌皲裂疼痛

脏躁、不射精、便秘、噤口痢,手足口病等属于半夏泻心汤证但有少气,多涎。恶闻食臭者。

3、体质要求

多见唇红、舌红、脏躁、心悸、失眠、脉滑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