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为什么血脂检验指标正常,血管却堵塞了90%?

2019年04月15日 101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体检指标正常≠血脂正常

首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除了血脂以外,还有其他的危险因素,如血糖、高血压、抽烟、肥胖等。

其次,血脂是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判断血脂是否正常,与两大指标息息相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又称为“坏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

正常血管壁的内面有一层光滑的内皮细胞,当血脂增高或其他因素损害内皮细胞时,低密度脂蛋白便可乘虚进入内皮细胞。天然的低密度脂蛋白经内皮细胞氧化作用以后,很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而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可对细胞产生损害,使吞噬了脂质的吞噬细胞积聚、变性,形成动脉粥样斑块中特有的泡沫细胞。当泡沫细胞堆积过多时,会粘附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并聚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脱落或破裂,很可能引发脑卒中、心梗、肺栓塞等疾病,甚至导致猝死。

因此,一般来说,“坏胆固醇”的数值在正常范围内越低越好,因为其数值越高,脂质在血管壁沉积的速度就越快,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越高。其正常参考值为<3.37mmol/L。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通过血液循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及体液中,脂肪组织中贮存的三酰甘油可占总量的98%以上。当机体需要能量时,三酰甘油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经过氧化释放能量,十分有效地满足机体需要。

血浆中甘油三酯主要存在于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是坏胆固醇的“帮凶”,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当体积大的坏胆固醇无法侵入间隙较小的血管时,甘油三酯能将大的坏胆固醇变得“小而密集”,使其顺利侵入血管间隙,也更易形成大斑块。心肌梗死患者中最突出的血脂改变是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在相对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更为常见,故认为高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是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一般而言,18岁以下人群,甘油三酯的参考值是<0.36~1.69mmol/L,而18岁以上人群的参考值是<1.7mmol/L;在没有其它危险因素时,仅新发现甘油三酯≥5.65mmol/L,就需要降脂药物治疗;如果合并胆固醇升高,可考虑他汀类药物。

要注意,以上这些数值都是针对一般人群的,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经常吃高脂食物、饮酒等人群)而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参考值应该<2.59mmol/L。


而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极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参考值应该<2.07mmol/L。


因此,不能只根据体检表上的箭头走向,来判断血脂健康情况,而要医生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判别,给予针对性的诊治。


高脂血症的五大误区


高脂血症被称为“隐形杀手”,不仅是因为这些易被忽视的早期症状,更是由于高血脂的认识误区造成的。


✘好胆固醇越高越好?


“好胆固醇”能保护血管,那指数高,就代表血管健康吗?其实不然,只有当总胆固醇低、“好胆固醇”高时才对健康有利。


✘没有症状不必治疗?


很多高血脂患者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就误以为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不采取任何措施。


但其实,高血脂对血管的损害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过多的血脂会在血管内沉积,不仅会增加动脉硬化、血栓的风险,还会诱发高血压、高血糖、卒中等疾病。


因此,降脂迫在眉睫,等到出现症状才采取控制措施,很可能意味着血脂异常已经到了中晚期。


✘血脂越低越好?


血脂对血管潜移默化的伤害需要我们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降得越低越好。


由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太多太少都不好。国外研究发现,血脂过低,肿瘤的发生率也会有所增加。


✘吃素就能降血脂?


不少人体检一看自己的胆固醇偏高,就开始了“素食生活”,却发现体重只增不减,胆固醇也越来越高。


专家表示,很多素食者,为了耐饥,会不自觉地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碳水过剩也会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影响血脂。


另外,单纯吃素会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脂肪代谢紊乱的情况。


✘瘦人不会得高血脂?


在人们的印象中,“胖子”脂肪多,更易得高血脂,但瘦人脂肪少,就不会得高血脂。确实,肥胖会增加高血脂风险,但并不意味着瘦人不会得高血脂。


血脂异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血脂异常与遗传基因、环境和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继发性的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有关。高血脂并不可怕,血脂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血脂正常也不意味着不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是通过健康管理预测评估查找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控制,控制住动脉硬化的发展,才是从根源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对于饮食与非药物治疗者来说,通过预测评估查找危险因素,进行生活方式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改善生活方式作为改善血脂异常的第一步,在开始的3~6个月中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血脂控制达到建议目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须每6 个月~1 年复查,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1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