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性01

2024年03月12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及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某些地区女性发病率达到15%。目前外科治疗胆囊结石最主要的方法是胆囊切除术,随着微创外科时代的来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胆囊结石的治疗。人们开始关注到胆囊的功能以及胆囊切除术对人体的影响,由此引起人们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功能紊乱、肠道炎症、肿瘤发生等问题的担心,随之而来的对胆囊切除术的质疑也逐渐出现。
大肠癌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表现在近几年,一些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某些一线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甚至已经占据头位。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大肠癌最主要的治疗。尽管我国外科技术水平正飞速提升,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等技术为外科手术带来改革性的变化,但大肠癌整体治愈率依旧很低,很多大肠癌患者深受肿瘤的困扰,故而提高大肠癌的防治水平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有学者注意到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后胆流动力学以及胆汁成份的改变有可能诱发大肠癌的发生,而随着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目前仍未能明确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引起大肠癌的具体机制,甚至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并未发现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明显增加了大肠癌的发生风险。对此,本文综合国内外近年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二者间的关系。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的基本介绍
大肠癌是目前西方国家发病率居于第二位的恶性肿瘤,2004年的美国癌症学会通过统计资料表明,大肠癌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经上升到了第3位。大肠癌在我国已成为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更有大幅上升的趋势。大肠癌是在很多已知与未知因素作用下逐渐发生的,它的发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是机体的内部因素与环境的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大肠癌的发生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这主要与人群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饮食及缺乏体育锻炼有关;此外大肠癌的发生还与一些遗传因素有关,主要为家族性腺瘤 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等。目前大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依然是外科手术治疗,一些辅助化疗、放疗、分子生物学治疗等也经常用于大肠癌的治疗,但整体来说,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依旧不高,所以提高大肠癌的整体治愈率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早期发现肿瘤、诊断肿瘤、治疗肿瘤来提高疗效,在这之前,如何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也是尤为重要的。
最早在1977年,国外学者Turbull等通过研究首次报道,在行胆囊切除手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大约增加了45倍,而在1981年,其又报道在行胆囊切除手术之后,女性患者发生大肠癌的相对危险性明显增加,大约增加了2.7倍,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致力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而迄今为止,就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是否诱发大肠癌仍存在很大争议。

本文选自:原晓强等,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性的探讨
本文原文链接地址: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性的探讨-中国知网(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