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遇上肠梗阻?别怕,这些干货帮你轻松过关!
2024年11月01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张先生在某院行腹部手术,出院第8天出现腹胀、腹痛、多次呕吐,紧急入院行CT检查,诊断为腹部手术后发生了肠梗阻......术后肠梗阻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什么是术后肠梗阻?
术后肠梗阻(POI)即腹部手术后出现的非机械性所致胃肠功能障碍。它属于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结直肠手术后的发生率大概处于 3%至 32%这个范围。在腹部手术之后,粘连成为小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占比为 65%至 75%。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难以正常进食以及停止排气和排便等情况。相关研究指出,腹部手术后,小肠最先恢复动力(时间少于 24 小时),随后是胃(24 至 48 小时之间),大肠恢复得最晚(时间大于 48 小时),正因如此,正常的排气和排便常常被当作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
术后肠梗阻发生的机制有哪些?
术后肠梗阻的病理生理机制颇为复杂,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当下认为术后肠梗阻的机制主要涵盖药物、神经以及炎症这三个方面。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胃肠功能有明显影响,例如麻醉镇痛类药物会使术后肠梗阻的发病几率提升。虽然早期神经机制会对胃肠道活动起到抑制作用,但后续的肠道炎症才是术后肠梗阻致使患者胃肠道功能出现障碍以及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缘由。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在腹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大约 2 周左右),由于大范围肠管分离或者腹腔内出现炎性改变等情况,进而导致肠壁水肿、渗出以及广泛的纤维素性粘连,由此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类型。
术后肠梗阻如何诊断?
结合患者的手术过往经历以及临床表现,能够初步推断患者存在术后肠梗阻的可能性。在诊断辅助检查中,CT 为首选,它能够较好地呈现肠黏膜与肠壁的状态,在判断是否存在肠绞窄、穿孔、坏死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紧急手术等方面,准确率高达 92%。
借助腹部 CT 检查,可以明确与肠梗阻相关的五个关键问题,即是否存在肠梗阻、梗阻的部位在哪里、梗阻的原因是什么、梗阻的程度如何以及应该如何进行处理。
术后肠梗阻的治疗主要是什么?
临床中观察到,87%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在接受非手术疗法后,两周内能够呈现出治疗效果。美国东部创伤外科学会与世界急诊外科学会的共识里也提到,若术后肠梗阻未伴有腹膜炎、肠坏死、肠缺血等状况,建议优先进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术后肠梗阻的基本准则如下:
禁食、胃肠减压,减轻梗阻症状
在胃肠减压导管的选取上,肠梗阻导管的减压成效要优于鼻胃管。导管顶端的水囊能够借助自身重力以及小肠的蠕动,促使导管持续推进,尽可能地靠近梗阻部位,不断吸除梗阻上方积聚的液体与气体,进而快速减轻肠壁水肿以及肠腔压力,解除梗阻状态。
营养治疗
进行静脉补液营养治疗,对于禁食超过一周的患者,在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生长抑素。生长抑素对胃肠液的分泌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使消化液分泌减少 90%,减少梗阻以上肠管内的液体积聚,有益于肠壁血液循环以及黏膜屏障的恢复。
减轻疼痛
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解痉药物,但要避免使用止痛药,以防掩盖病情观察。患者采取半卧位能够减轻腹部疼痛。
动态监测 定期评估
在非手术治疗期间,需要动态评估腹部的不适状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判断并提升治疗效果。比如,在腹胀缓解后配合高渗水溶性造影剂进行小肠造影。这种造影剂能够促使肠壁液体转移至肠腔,从而减轻肠壁水肿,同时其自身具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能够促进粪便排出,恢复肠道的通畅性。小肠造影不但可以检查肠梗阻的情况,还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如何预防或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
01术后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进行活动对患者十分有益,能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并利于康复。在患者麻醉清醒 6 小时后便可开展早期活动。例如,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卧床;进行肢体的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包括双足屈伸运动、踝关节旋转运动、屈膝足跟滑动运动、支腿抬高运动等,每组以 15 至 20 次/分的频率进行,持续 3 至 5 分钟。此外,还应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
02合理的饮食
在饮食方面,术后早期需禁食,待肛门排气后,遵循医嘱先少量多次饮水,之后逐渐加量,再慢慢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进食过程要放慢速度,留意有无腹痛、腹胀表现,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观察无不适后再继续进食。术后适宜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盐以及辛辣刺激性饮食,以保持营养均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