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综合治疗系列——“PET/CT”给胰腺癌精准治疗带来希望
2021年12月09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恶性肿瘤类似于一个寄存于人体上却又完全独立的生命体,通过与宿主人体迥异的方式获取能量,快速生长。多数研究已经证实:无氧糖酵解,依赖线粒体的异常合成及功能,特异性糖、脂质及蛋白代谢是恶性肿瘤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一方面使肿瘤获得更多的能量支持,另一方面也是肿瘤区别与正常组织的关键标记。在这些独特代谢方式的“支持”下,多数恶性肿瘤呈现出一种高代谢,高消耗的生物学状态,最终损伤机体,导致病人死亡。
作为目前唯一一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且能快速识别肿瘤代谢状态的影像学技术,PET/CT对肿瘤以及转移灶能产生清晰的定位及功能学定性。肿瘤内代谢最为活跃的区域,即SUV最大值(SUVmax),是临床最为常用,也较为客观的良、恶性肿瘤鉴别的数值,并一定程度上评价肿瘤恶性程度高低:如肺癌、乳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瘤内SUVmax越大,肿瘤恶性程度越高。然而,其它一些肿瘤如肝癌却不具备上述特征。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就是肿瘤内部存在“代谢异质性(metabolic heterogeneity)”:SUVmax反映的仅仅是肿瘤内部代谢最为活跃的区域(或点),不能全面体现肿瘤的整体代谢活性。局部SUVmax很高而整体组织SUV平均值(SUV average)较低的肿瘤,其代谢活力未必等于或超过局部SUVmax低而整体SUV平均值(SUV average)较高的肿瘤。因此必须以着呢个体的视角全面衡量肿瘤的代谢活性,这就是我们最近提出的“肿瘤代谢负荷”的概念。对于间质含量丰富,癌实质相对较少,癌内缺血缺氧明显的胰腺癌,全面考虑其“肿瘤代谢负荷”更加必要。
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突破了传统影像学技术“由点到面”的限制,创新性对PET/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首次定义了胰腺癌“整体肿瘤的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和“整体肿瘤的代谢负荷(metabolic tumor burden)”。全面评价了该中心内126例拟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病人内整体肿瘤的代谢活性或“肿瘤活性“。发现术前PET/CT定义的整体“肿瘤代谢负荷/体积”越高,术后生存期越短。换一句话说,肿瘤整体活性越强,病人预后越差。而这一相关性是单一SUVmax值所不具备的。这项研究因为首次对胰腺癌PET/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首次将PET/CT整体活性数值(MTV/MTB)应用于胰腺癌病人术后生存分析;同时结果对胰腺癌病人术后生存期长短做出预判,具有无创且术前预测的优势,因此具有极大的临床转化价值,被世界核医学领域的顶级期刊“欧洲核影像医学杂志(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全文接受并推荐,是国内尤其外科学专家在此领域少有的建树。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目前尚无清晰的机制研究阐释肿瘤代谢负荷,但应用肿瘤异质性的观点探讨其代谢异质性,全面衡量“肿瘤代谢负荷”,是目前个体化医学的大势所趋,也符合精准医学的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