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秋分阴阳相伴,阴气始下万物收

2020年09月22日 84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作为将秋季一分为二的节气,农谚有云: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预示着这个节气之后的温度,将会以凉、冷、冻为主。正所谓霜花欺客眼,千峰日影寒。

一、秋分节气致病特点。

秋分之后,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与复发的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极为敏感,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临床表现为脘腹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吐泻清稀。寒易伤阳,即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如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则易引发感冒,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等;寒伤肺脾之阳气,则肺宣肃运化失职,表现为咳嗽喘促,痰液清稀或水肿;寒伤脾肾之阳,则温运气化失职,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尿清尿频、水肿腹水等。故而,秋分节气前后,传统中医门诊感冒、咳嗽、胃脘痛、腹痛、尿频、泄泻、腰痛等病证之人群逐渐增多。

二、秋分节气养生要点。

1、饮食助润:秋分之后,受凉燥气候的影响,很多患者会出现便秘、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易过敏、皱纹增多、咽喉燥痛等症状,故饮食当以润养为主,油性食物以及莲藕、百合、银耳、板栗、萝卜、山药等健脾养阴助润之品宜多食之。

2、饮食防燥秋季气候干燥,气温低,汗液蒸发快,应多补充水分,五果为助,平时可适当多食当季水果如苹果、梨、鲜枣、石榴等以助生津防燥,滋阴润肺。同时应少用葱、姜、蒜、韭菜及辣椒等温燥食物,否则易患秋燥温热病证。

3、饮食有节:秋分之后,正值中秋佳节,正是食蟹和月饼的好时机。蟹性寒凉,蟹膏蟹黄胆固醇含量较高,过食易加重脾胃负担,继而引发急性肠胃炎。月饼则高糖高热量,对于素患“三高””的中老年患者,需要节制食用。

4、秋凉宜冻:俗语有言“春捂秋冻”,对于某些呼吸道抵抗力较弱而易患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的人群,应进行秋冻训练如适应性应用凉水洗脸洗澡,以提高人体对冬天的御寒能力,增强体质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

5、调摄精神:秋风肃杀,万物凋零,容易使人产生悲凉的情绪。秋冬季节也是抑郁症高发的时期。建议一方面适当补充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和豆类等,另一方面鼓励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6、适度运动:秋分之后,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此外由于人体的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等在低温环境下易运动损伤。故而运动宜循序渐进,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较小的项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