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害

2022年08月26日 91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指下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缺血,而出现的下肢功能异常。疾病早期下肢缺血不明显,可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畏寒、发凉、行走后乏力、酸胀感。动脉狭窄进一步进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表现为患者正常行走后会出现患肢疼痛,通过短暂休息后疼痛缓解又可以继续行走,随着再次行走下肢疼痛再次发作,逐渐加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严重患者可出现患肢静息痛,即在休息时就存在肢体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最终可出现下肢缺血性溃疡、坏疽、破溃感染,甚至出现全身感染菌血症、脓毒败血症死亡的可能。
下肢溃疡和残疾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最主要危害。下肢动脉硬化症引起的病理变化均是由于下肢动脉硬化后导致的缺血、缺氧引起。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上包括改善微循环、抗动脉硬化、抗凝、降压、降糖、降脂等内科保守对症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如果患者发展至中晚期,需尽早介入手术治疗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
如遇到以上症状,介入科孙医生建议您尽快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目前介入手段主要为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或斑块旋切,若导丝无法顺利通过病变段,则无法跟进球囊与支架,也无法进行斑块旋切,因此若患者全身状况允许,则可行外科旁路手术。近20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逐步应用,治疗的效果突飞猛进。有研究表明,下肢血管成形两年的血管通畅率能够达到42%-68%,这些研究关键是针对短段的狭窄病变。关于长段闭塞病变,可以使用球囊扩张加上支架植入,术后一年的通畅率能够高达77%。目前随着新型材料的发明,新的技术包含减容手术,包含载药球囊等,介入治疗的效果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临床外周血管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治疗以介入治疗为首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