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躺下高血压,站起低血压怎么回事?

2020年06月15日 11071人阅读

前不久,微医君看到一则新闻,福建一名70多岁的老大爷因为低血压昏倒了。但这位老大爷是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居然还会被低血压找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老大爷的家人也纳闷,就把他带去医院检查,结果更让人疑惑。
老人在站起来的时候血压很低,最低时收缩压小于90mmHg,舒张压小于60mmHg,但一躺下血压就高到吓人,最高时收缩压达180mmHg,舒张压达100mmHg。

医生说,这种高血压叫做直立性低血压伴卧位高血压,临床并不少见

直立性低血压,也叫体位性低血压,这类患者从卧位转为直立位,或头高位倾斜大于60°时,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随着血压快速下降,患者会出现疲乏、头晕、目眩、晕厥、跌倒等情况,可明显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还增加反复跌倒的风险。

而卧位时血压又会高于正常值上限,表现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01

为什么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主动脉狭窄、心律失常、发热、长时间立位或卧位以及降血压药物、抗焦虑药物的使用等。正常人当体位改变时,激活颈动脉窦及主动脉体反射,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抑制,使心率增快、血压上升。

老年人由于颈动脉窦及主动脉体压力反射减弱、心脏顺应性下降等原因,直立时不能做出迅速反应,大量血液流入腹腔及下肢,回心血量及心排血量减少,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02

高血压患者的低血压还发生在…

有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高血压合并体位性血压变异(即直立性低血压和卧位高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者增多,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增多,且常合并多种疾病。

注: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有些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由患者自身携带测压装置,无医务人员在场)时血压正常。

1、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也叫PPH,指在进餐2h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而餐后收缩压<90mmHg,若进餐后收缩压下降幅度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超过血流自身调节能力而出现头晕、晕厥等,也属于PPH 范畴。PPH 的发生主要还是与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慢性病有关,主要诱因是由于餐后血液大量流入消化系统及老年人自主血压调节机制不敏感等综合原因所致。

2、药物相关低血压

还有一种情况也可能导致低血压,叫药物相关低血压。

用药造成的低血压分两类:一类是用药不当,比如凭感觉吃药,自行加药,用药过量造成低血压另一类是药物本身成分造成的。在降压药中,有一种叫α受体阻滞剂,它的不良反应就有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针对第二种,一般医生在配药的时候会综合考虑,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03

如何预防

低血压的危害并不比高血压小,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重视低血压。

(1)血压监测

鼓励患者进行血压自测,检测血压之前要让自己安静休息5-10分钟,如果血压异常,需要至少等间隔1-2分钟后再测一次,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本子上,就医时可以提供给医生做个参考。

(2)对症治疗

①餐后低血压患者,建议餐前饮水,减少糖类摄入,少食多餐,餐后取坐位或者卧位,避免进食时饮酒;

在用餐之前,避免服用多种降压药物与扩张血管的药物,可以在2 餐中间服用。在中午的时候,服用部分降压药物,可以对午后血压峰值进行有效控制。

②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在起床的时候,尽可能保证体位变换速度缓慢。

最好可分段进行,即从卧位变成坐位,静坐1~3分钟,双足下垂,之后进行双足上翘动作,反复几次后,起身站立,先交叉双腿,之后再活动。

③合并疾病致低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④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以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血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保持警惕。
如果发现血压升高或降低的幅度过大,在排除饮食、情绪、用药不当等因素后,应及时就医。

目前我国采用以下标准进行血压水平分类。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 舒张压80 ~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以上分类适用于18 岁以上的人群。

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

1.突发意识障碍(意识不清或丧失);

2.血压突然显著升高(≥180/120mmHg)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突发语言障碍、肢体无力、烦躁不安等;

3.持续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

4.呼吸困难或不能平卧;

5.胸痛伴大汗、濒死感持续不缓解者;

6.血压过低或测不出,心率过快或过慢等生命体征明显异常的情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