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您知道如何合理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吗?

2018年07月17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张老先生今年72岁,患糖尿病已经将近15年了,平常一直口服降糖药治疗,来医院配药时就顺便查一下早餐前空腹血糖,医生经常建议张老先生最好查查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能定期进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但张老先生认为自己空腹血糖每次都在8mmol/l左右,控制还算不错,而且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什么特殊不适,故一直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最近,张老先生不小心将右脚划伤,本以为过几天就可以好了,谁知右脚伤口不仅没有愈合,而且还并发了感染,右脚明显红肿,张老先生这才着急起来,赶紧到门诊治疗,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张老先生糖化血红蛋白达到8.8%,不仅双侧下肢血管有狭窄,而且还并发了神经病变和肾病,张老先生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平常按时吃药,空腹血糖也不是很高,怎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并发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李连喜

    其实,早餐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并不代表餐后血糖一定控制良好,更不能代表整个一天的血糖控制情况。虽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如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但血糖控制不好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张老先生虽然早餐前空腹血糖不是很高,但是反映前3个月整体血糖控制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却很不理想,因此血糖控制不理想是张老先生并发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糖尿病患者有没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能知道自己的血糖是否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呢?自我血糖监测便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再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便可以基本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在实际运用中,自我血糖监测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要点。

    1.自我血糖监测时间点的选择。自我血糖监测时间点包括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夜间3点血糖以及其他点的血糖监测(如发生低血糖时的即刻血糖监测)。一般说来,血糖比较高的患者首先要关注餐前血糖的监测,另外,容易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如老年人最好监测三餐前血糖以排除低血糖的可能;对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是糖化血红蛋白没有达标的患者就要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的自我监测;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一定要监测睡前血糖,特别是注射中长效的胰岛素患者;一个早餐前血糖很高的患者,一定要排除夜间低血糖的可能性,这时候就要监测夜间3点钟的血糖。

    2.自我血糖监测频率的选择。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者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监测4-7次,必要时可以增加次数,直到血糖得到控制;对于血糖控制达到标准的患者可以每周监测12天;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监测频率应该适当增加,开始可以每天监测5次甚至8次以利于血糖的控制,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可以减少次数,每天2-4次;而对于口服降糖药或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2-4次即可。

    3.自我血糖监测的灵活应用。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及频率。例如,平常工作很忙的糖尿病患者每天监测多次血糖显然是不实际的,这样的患者可以监测早餐前血糖,在休息天可以监测四次血糖包括早餐前血糖以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对其一天的血糖水平也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结合糖化血红蛋白的定期监测,基本就可以达到对自己血糖控制情况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