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产后妈妈别忘了做盆底康复训练

2017年08月15日 1061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读:很多年轻妈妈都非常重视产后修身,对产后盆底康复并不太熟悉。事实上,产后修复盆底对于产妇来说很重要。法国的一项健康政策就是为所有产妇提供一个疗程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目的是为了防止她们25年后出现尿失禁。


放声大笑会漏尿盆底功能障碍!


 57岁的赵女士尿频尿失禁10年了,快步行走、爬楼梯、咳嗽时,常常会因为漏尿湿了裤子,尴尬得要命。到医院妇产科诊断后,确定为盆底功能障碍。


在医院门诊中,每天都要接诊好几位像赵女士这样的病人——一串咳嗽或是放声大笑,就会笑出尿液来;半夜起床小便,刚一坐起,就禁不住尿到了裤子里;生怕在公共场所控制不住小便,外出前只好垫上卫生巾或尿不湿……已婚、已育妇女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30%-40%,四五十岁的病人最集中。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


很多人不知道,中老年时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很可能是几十年前分娩损伤引发的。


在女性盆骨和下肢之间,只有盆底肌等支持结构。盆底肌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多项生理功能,包括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产后盆底训练,预防25年后的病


国外做过统计,有1/3的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盆底松弛,并影响排尿。虽然这时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尿失禁,但这部分人群,到了四五十岁时,发展成为尿失禁病人的比例非常高。


因此,在国外,女性盆底功能修复作为一项政府工作在推广。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重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问题,对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


以法国为例,政府鼓励产妇分娩一至两周后,在家进行盆底功能训练,最常见的就是坚持做“盆底功能操”。产后42天,政府再免费为产妇提供一个疗程的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一个疗程十次。


康复训练前会先给产妇做检查,确定盆底受损部位,然后对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生物电刺激、盆底肌训练等。


很多人想不到,产后42天做的训练,是为了防止25年后的尿失禁,这其实是真正的未雨绸缪。


坐月子观念根深蒂固,产妇不愿过早训练


事实上,在中国,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也已经启动,越来越多的医院陆续开展盆底康复训练。但一个现实问题是,主动要求参加的女性很少。


很多人没有这样的保健意识。很少有人想到,产后做盆底训练,可以预防那么多年后的尿失禁,这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还有一个现实障碍是,中国人强调坐月子,要让产妇多躺,几天就下床锻炼盆底功能,很多长辈会反对。


盆底康复训练,越早效果越好


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越早训练,效果就越好。如果不做任何训练,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变得松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产后42天应到医院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发现问题尽早治疗,没有问题也要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


剖腹产妈妈也要做


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女性,产后都需要做盆底康复。因为怀孕时,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也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


分娩后,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弹簧床”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所以,顺产和剖腹产的女性产后都需要做盆底功能评估。


产后盆底功能恢复重在持之以恒


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要遵循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对于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者,可采用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提肛法,即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具体做法是反复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个月有明显效果。而对于重度盆底功能障碍者,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电刺激治疗或者相关的手术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