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XDR-TB)的治疗问题仍然困扰着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利奈唑胺(linezolid)为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是继磺胺类和喹诺酮类后上市的又一类全新合成抗菌药物,该药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良好的抗菌活性而备受关注。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利奈唑胺具有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作用,对耐药菌株也显示了强大的抗菌活性,利奈唑胺治疗MDR-TB和XDR-TB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世界卫生组织在耐药结核病相关指南中将利奈唑胺列为抗结核药物,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中将其归为MDR-TB的核心治疗药物。目前,在耐药结核病治疗药物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难治性MDR-TB和XDR-TB患者病情有望得到控制。
利奈唑胺抗MTB的作用机制为与MTB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mRNA与核糖体连接,阻止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在翻译的早期阶段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利奈唑胺的作用靶位点为23SrRNA、核糖体L4和L22、Erm-37甲基转移酶以及WhiB7调节蛋白等。由于该药独特的作用特点,故与其他的蛋白合成抑制剂间无交叉耐药。该药与常用抗结核药物也无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利奈唑胺治疗MDR-TB和XDR-TB的剂量和疗程:难治性MDR-TB和XDR-TB患者究竟如何服用利奈唑胺。目前,关于利奈唑胺的剂量和疗程尚无统一标准。文献报道利奈唑胺的疗程为1~36个月,剂量为300~1200mg/d。利奈唑胺开始治疗的剂量一般为1200mg/d,4~6周后减量为600mg/d,如出现不良反应还可减为300mg/d,长期应用时患者均能耐受。小剂量(300~600mg/d,在治疗结核病时还没有一个标准剂量)治疗时也可取得良好疗效。减少利奈唑胺的剂量可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利奈唑胺的治疗适应证如下。
1.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resistanttuberculosis,RR-TB):体外药敏试验(drugsusceptibilitytest,DST)结果证实感染的MTB对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包括利福平单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mono-resistanttuberculosis,RMR-TB)和利福平多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poly-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RPR-TB)。
2.MDR-TB:体外DST结果证实感染的MTB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
3.XDR-TB:体外DST结果证实感染的MTB除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外,同时对任何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以及3种二线注射类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中的至少1种药物耐药的结核病。
4.耐药、重症及难治性TBM:包括RR-TBM、MDR-TBM、XDR-TBM、病原学确诊或临床高度怀疑的重症TBM(明显的意识障碍、持续高热及反复惊厥、顽固性高颅压、脑膜脑炎型、脊髓型)或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TBM。
利奈唑胺的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如下。
1.禁忌证:(1)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含有的其他成分过敏者;(2)正在使用任何能抑制单胺氧化酶A或B的药物(如苯乙肼、异卡波肼)的患者,或2周内曾经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患者。
2.相对禁忌证:考虑到利奈唑胺的常见不良反应,下列情况属于相对禁忌证,需谨慎使用:(1)利奈唑胺有引起骨髓抑制的风险,如果有潜在的骨髓抑制性病变,如造血系统疾病、肿瘤化疗后,或明显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中重度贫血;(2)利奈唑胺可引起视神经炎,患者如果存在视力损害、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情况,需经眼科专家评估后方可使用;(3)利奈唑胺尚未在妊娠妇女中进行充分的、严格对照的临床研究,只有潜在的益处超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考虑在妊娠妇女应用;利奈唑胺及其代谢产物可分泌至哺乳期大鼠的乳汁中,乳汁中的药物浓度与母体的血药浓度相似,利奈唑胺是否分泌至人类的乳汁中尚不明确,因此,利奈唑胺应慎用于哺乳期妇女;(4)利奈唑胺有引起血压升高的风险,高血压未控制的患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进行血压监测;(5)利奈唑胺尚未用于嗜铬细胞瘤、类癌综合征和未经治疗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因此,这些患者需慎用;(6)利奈唑胺有引起惊厥的报道,有癫痫发作病史的患者需慎用。
利奈唑胺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及周围神经炎和视神经炎。骨髓抑制较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减少剂量或停药后可逆。周围神经炎和视神经炎在减少剂量或停药后恢复慢。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前庭功能毒性(耳鸣、眩晕)、抑郁、乳酸性酸中毒、腹泻、头痛、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味觉改变、肝功能异常(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总胆红素升高等)、肾功能损害及5-羟色胺综合征等。
最后注意,服用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制定方案时需经专家组讨论,强调必须联合用药,切忌单独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