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与脑疾病有关的眩晕

2020年03月05日 793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枢源性短暂发作性眩晕是指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以短暂发作性眩晕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以短暂性发作性为特征的中枢源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1)后循环缺血;(2)偏头痛;(3)脑干小脑肿瘤;(4)多发性硬化);(5)家族性发作性共济失调二型。其中尤以后循环缺血为甚。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是指由椎基底动脉系统构成的、相对于前循环的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要分支从远端到近端有:(1)大脑后动脉;(2)小脑上动脉;(3)小脑前下动脉;(4)小脑后下动脉;(5)内听动脉。头晕或眩晕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症状。

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症状是头晕或眩晕,其次是突发聋或听力障碍。这两大发作症状大多与内听动脉的缺血发作有关(内听动脉发出的分支分别至前庭迷路和耳蜗):发作性头晕-眩晕 (迷路缺血),突发聋或听力障碍(耳蜗缺血)。内听动脉的缺血发作可引起的迷路缺血或梗塞,可导致内耳组织的坏死伴纤维组织增生。内听动脉缺血发作可以发作性眩晕或者突发聋的形式出现。但是很多时候这种缺血发作病不仅限于内听动脉,常常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统其他分支的受累,这些症状仅仅是梗塞的前兆。.短者在前驱症状之后1至10 天出现梗塞性卒中,长者可反反复复发作直至2年才最终发生卒中。因此这两大症状成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的预警信号。当有迷路梗塞发生时通常会伴有脑干和小脑梗塞。

发作性头晕-眩晕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文献报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病人以头晕-眩晕为主诉。单纯的眩晕-头晕发作可以是椎基底动脉循环一过性缺血的唯一症状。有病例记录的VBI疾病中15%-25%的病人以单纯的眩晕发作为后循环缺血的首发症状。这种短暂性眩晕发作是由于一过性缺血发作(Transit Ischemic Attach,TIA)引起的。迷路,脑干,小脑等部位的血流量减少是引起短暂眩晕发作的原因。这种TIA形式的眩晕-头晕发作非常短暂,仅持续数分钟,最短的甚至不到1分钟。仅靠这种发作形式很难与外周性的发作性眩晕-头晕区别。由于迷路的血液供应来自终末动脉内听动脉,缺乏侧枝循环,一旦有缺血发作极易受累。当迷路缺血作为PCI-VBI的先兆出现时,很难靠MRI确诊。一份54例AICA梗塞的研究(Kim et al 2009)发现:当短暂发作性眩晕-头晕作为AICA梗塞的前兆发生时MRI结果显示正常,直到后续AICA梗塞发生后相继出现其他神经系统体征时,MRI才显示急性梗塞的结果。Kim & Lee (2009)提供了这样病例的MRI前后对照结果:在最初只有病人仅有前庭耳蜗症状时MRI正常,仅在AICA梗塞发生后MRI显示异常结果。PCI-VBI发作时如果伴有脑干或小脑的体征,诊断一般不难。但是当仅有眩晕-头晕发作而不伴有其他体征时,尤其作为严重卒中的前兆时,诊断则很困难。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还相当高。

突发聋或者突发性听力障碍也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突发聋或突发性听力障碍可以是后循环缺血的唯一临床症状或者是缺血性梗塞的前驱症状。

偏头痛(Migraine)

发作性的偏头痛常常伴有眩晕,叫作偏头痛性眩晕。研究认为家族性良性发作性眩晕是一个偏头痛综合征,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特点。最近的研究认为偏头痛性眩晕很常见,但是诊断不足。

脑干小脑肿瘤

特别是听神经瘤常引起眩晕。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多发于脑干和小脑的脱髓鞘疾病,前庭系统异常是常见特征之一。约20%MS在病程中有眩晕发作,约78% MS有平衡障碍报告。文献报告,多发性硬化真性眩晕发作多为前庭内侧核周围以及第8对颅神经入脑干区的病变所致。脱髓鞘引发的眩晕发作大多至少持续24小时,可逐渐增至数天,数周乃至数月。但大约1分钟的发作性多发性硬化现象也常见到,例如眩晕,疼痛,麻木,不稳发作。近年发现,同时合并耳石症,是引起多发性硬化病人眩晕发作的原因之一。

家族性发作性共济失调

家族性发作性共济失调 是一种罕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戏剧性共济失调发作。 其第二型(EA2)主要表现在发作性共济失调伴发作性眼震。共济失调的发作通常由运动、压力诱发,并常经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治疗缓解。

健康养生

头条号 / 红巾大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