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隐性脊柱裂与尿失禁关系分析

2018年07月25日 84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隐性脊柱裂是由于脊柱骨质的先天缺陷,导致局部椎弓有异常裂隙,但表面有皮肤覆盖,无脊膜或神经组织膨出。隐性脊柱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出现在1/4~1/3的正常人中,且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隐裂多无临床症状,少数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遗尿和腰痛、便秘、大便失禁等症状。下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晏怡教授就为大家讲讲隐性脊柱裂与尿失禁的关系。

  隐性脊柱裂导致排尿障碍的症理改变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病程较长者临床症状也较严重。隐裂多发生L5~S3。其中,S1或S2部位的隐性骶椎裂易引起排尿障碍。90%—95%遗尿患者有隐性脊柱裂畸形。

  隐性脊柱裂者神经损害的原因:支配膀胱尿道的神经由马尾神经经S2~4骶前孔穿出。在易发生脊椎裂的L5、S1~2处,裂隙处被脂肪或纤维组织填充,这些充填的软组织易通过硬脊膜外腔对马尾神经形成压迫,骶骨裂隙处有纤维瘤或脂肪瘤,以及裂隙边缘的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隐裂处的粘连导致马尾神经受到愈来愈紧张的牵拉,长期受累后易引起神经变性。骶椎隐裂造成马尾神经的受压变性有可能引起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因每例患者损伤的神经种类不同,故可引起感觉麻痹型、运动麻痹型或混合性神经源性膀胱,因而会出现尿床、尿频、尿急、排尿等待、排尿不畅,尿失禁等其中的一种症状或几种症状。

  隐性脊柱裂是否引起马尾神经损害而出现排尿障碍与下列因素有关:

  1.裂隙处的纤维、脂肪等软组织是否突向椎管内,对神经根形成压迫以及压迫的神经种类及程度;

  2.此类病理改变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可表现为几个阶段:在儿童期,出现膀胱不稳定性,表现尿频,甚至急迫性尿失禁,这种患儿易表现出夜间遗尿症;第二阶段,引起下尿路功能性梗阻或逼尿肌功能改变,以排尿困难症状为主;第三阶段,排尿困难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膀胱功能失代偿。病程愈长者,临床症状愈明显,膀胱功能逐步减退。

  对本病的治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晏怡教授说道,早期曾以手术修补脊柱裂孔,摘除脂肪瘤、纤维带,以及分离神经根,但疗效欠满意。我们认为目前只能依据临床症状,治疗应以纠正逼尿肌与括约肌失衡,改善排尿为目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