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问题
2020年11月18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碘对人体有何作用?
其实大家对碘并不陌生,它也是身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对碘可谓“如饥似渴”,吃进肚子里大约1小时就基本吸收,3小时就几乎完全吸收了。碘的生理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甲状腺激素具有增强新陈代谢(比如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调节人体血脂等),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
2、碘缺乏和过量对人体有何损害?
碘缺乏的主要后果是甲状腺功能紊乱,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大家所熟知的“大脖子病”(学名‘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其中最典型的,此外还有一些智力、体能方面的问题,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和青春期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孕产妇缺碘其实对她自己的影响倒是次要的,主要是影响胎儿和婴儿的大脑发育,严重的甚至引起胎儿流产、畸胎或死亡。胎儿期至出生后的三个月是大脑发育关键期,此时缺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智力低下,其中“克汀病”(也叫呆小症)就是缺碘所引起的最严重的危害。
碘过量则同样会影响甲状腺功能,既可导致甲亢,也可导致甲减,其中孕妇碘过量还可导致新生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目前多数研究认为碘过量会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但总体而言“补碘”的影响是很小的。例如丹麦的一项研究表明,补碘6年,甲亢总的发生率仅上升了0.04%。
碘过量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是近年的关注热点,有很多恐慌的不实报道。瑞士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食盐加碘后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反而逐渐下降,并且补碘后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也是逐渐从原来的高度恶性往低度恶性方向转化,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认为,碘摄入充足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远低于碘缺乏地区。所以,“食盐加碘造成甲状腺癌高发”的说法目前还毫无科学依据。
3、加碘盐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是鉴于世界范围内人口存在碘营养不足的状态,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推行食盐加碘以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认为通过补碘所获得的健康收益远远超过碘强化剂本身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以印度坎格拉区为例,1956年“大脖子病”患病率为55%,食盐加碘5年后降至20-30%,15年后降至8.5-9.1%。但是2000年印度政府本着顺应“民意”暂停了食盐加碘政策,结果没过多久,碘缺乏病又在各地重现,2005年印度政府只好恢复食盐加碘,禁止销售非加碘食盐。用“民意”而不是科学来验证公共卫生政策,实在是一个闲的蛋疼的举动啊!
WHO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公斤,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最早为20-60毫克/公斤,2000年下调为35±15毫克/公斤,2007年又再次下调为20-30毫克/公斤。这是根据实施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对加碘量进行的适当调整,目的是尽可能避免补碘过量。现在更是明确,各地可根据当地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在标准范围内灵活控制加碘量。
4、我们到底是碘缺乏还是碘过量?
我国多数地区都属于不同程度的缺碘地区,居住人口超过7亿。随着食盐加碘的政策推广执行后,我国人群中普遍缺碘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根据最近的调研显示我国目前除少数部分地区人群依然处于碘缺乏状态外,大部分地区的人群基本处于碘营养适量状态,但是在2007年和2010年的调查中发现,南京和杭州两地的孕妇还是存在轻度碘营养不足状态,并且2006年新疆11个乡的34个村又出现新的克汀病患者,共确诊15岁以下病人76例,其直接原因就是是加碘盐覆盖率大幅下降,这也就提示我们目前这样的碘适量状态来之不易,如果盲目听信谣传,擅自放弃加碘盐,那么完全可能“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5、哪些人群要格外注意补充碘?
根据我国目前的人群碘营养状态和食盐加碘的规定,基本绝大多数人群格外关注碘的摄入问题,选择无碘盐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盲从和反智主义倾向。
目前认为对于某些长期生活在高碘地区(注意高碘地区并不是沿海地区)的人群、患有甲亢并且T3和T4明显增高的患者以及某些需要进行同位素碘治疗或检查的患者应该进行无碘或低碘饮食,当然对于甲亢已经控制、T3、T4已经恢复正常的患者还是可以正常摄入加碘盐的。
尤其要提出的是,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胎儿、婴幼儿、学龄儿童和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等,是碘缺乏危害的主要受害者,这部分人群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们最易遭受缺碘的威胁,在日常生活中这部份人群尤应注意碘的充分补充,千万不能听信谣传采用无碘盐。
总结一下,我国目前人群碘营养状态还是基本合理的,无需过多担心,加碘盐是目前人群饮食中碘的主要来源,还是可以正常食用的,对于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的一些人群更要关注碘摄入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