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
2020年10月08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liverabscess,PLA)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造成局部肝组织炎症、坏死、液化,脓液积聚而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占所有肝脓肿的80%。
一、西医认识
细菌性肝脓肿多为肝脏的继发性化脓性炎症疾病,较少为原发性肝脓肿。肝脏受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供,与胆道、肠道相通,增加了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引发肝脓肿的细菌来源分为以下几条途径:
1.胆道途径 胆源性感染是PLA的主要感染途径,包括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慢性胰腺炎和肿瘤所造成的胆道梗阻,细菌可沿胆道上行而形成肝脓肿。
2.门静脉途径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盆腔炎、急性肠道炎症时,细菌可随着门静脉进入肝脏,引起门静脉炎和肝脏脓肿。
3.肝动脉途径 呼吸系统炎症感染、全身皮肤、皮下化脓性病灶,脓毒血症等,细菌均可随动脉血流进入肝动脉到达肝脏引起肝脓肿。
4.开放性损伤 开放性肝脏外伤性破裂,细菌可由体外带入肝脏引起肝脓肿。
5.隐匿性途径 近年数据显示,隐匿性肝脓肿有明显上升趋势,这与基础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肿瘤等免疫损伤的增加密切相关。约30%PLA者患有糖尿病,主要机制包括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受损、中性粒细胞趋化及吞噬功能下降,同时高糖状态也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
通过病史、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及脓液抽吸和培养而诊断。
肝脓肿典型三联征是发热、寒战及腹痛。超声检查是诊断的首选诊断方法。诊断性肝穿刺抽脓,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在超声、CT或MRI引导下抽吸或活检,结合明显的临床感染性证据以确诊。
西医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肝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手术治疗。
二、中医认识
肝脓肿在中医学可归于“内痈、肝痈”范畴。少数病例也可分属“胁痛”范畴。关于“肝痈”之病名,最早文献见于《素问·大奇论》:“肝痈,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疡科心得集》中提到“此症多因郁怒肝火而发,或因肝胆之气不举”。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感受外来之疫毒,或嗜食肥甘厚味而生热生湿,或七情内郁化火成毒所致。机体感受外来毒邪,卫气奋起抵御,正邪相争加之脓毒较剧而发为高热;邪毒在肝,阻遏气机,病久成瘀,而致气血运行不畅、肝胆疏泄失司出现右胁疼痛;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湿聚热郁,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则发为黄疸;肝藏血,以气为用,邪毒在体内瘀积日久可耗伤气血,气不条达,机体疏布功能失调则出现乏力;肝木克脾土,影响脾胃运化,则出现食欲不振。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气血凝滞,卫气结聚,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酝酿化脓,而发为痈。湿热瘀毒为其基本病机。
中医治疗分期论治。初期及成痈期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溃疡期化瘀排脓清毒;恢复期扶正祛邪。
具有消痈排脓作用的中药研究:
生黄芪:在外科被誉为“疮家圣药”,味甘微温,入肺、脾经。生用,功能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朱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神农本草经》)。治疗肝脓肿时重用黄芪,取其补气以托脓外出的功效,黄芪补气亦能生血,血充则肉长,故可生血生肌,为疮痈圣药。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黄芪具有抗疲劳、抗炎、调节代谢、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血管等作用。其中黄芪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感染活性;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增强免疫等作用;黄芪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抑菌作用以及免疫调节活性。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大肠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多种实验性急、慢性动物炎症模型研究,发现薏苡仁具有温和的镇痛抗炎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薏仁素。
穿山甲:性咸而微寒,入肝、胃经。咸能软坚,性善走窜,可透达经络直达病所,功能消肿排脓,通经下乳,搜风活络。常用于痈肿初起、或脓成不溃等症,为外科之良药。实验显示穿山甲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液粘度及延长凝血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研究发现穿山甲消痈作用机制与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消除自由基、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有关。
皂角刺:性温,味辛,归肝、肺、胃经,中医认为皂角刺具有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主要含黄酮、酚类和三萜等化合物。皂角刺提取物在体内外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皂角刺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抑菌作用,且与浓度正相关。进一步研究皂角皂苷,发现皂荚皂苷水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阴沟肠杆菌、沙门肠杆菌具有完全抑制作用。皂角刺提取物中槲皮素、咖啡酸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
三、预防调摄
因细菌性肝脓肿多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所以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以及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感染细菌几率较高,平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对容易诱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疾病应抓紧治疗,如胆管结石、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腹腔感染、肠道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