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怎么尽量挖掘身高增长潜力?-汪小霞

2023年12月26日 1281人阅读

“增高针(生长激素)”不是人人适合打,先天身高不足,后天怎么尽量挖掘身高增长潜力?

哪些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因素,家长需要重视?

并非所有矮身材儿童都适合用生长激素治疗,目前儿童中只有生长激素缺乏症、未成功追赶生长的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因为染色体异常比如Turner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等导致生长发育落后或者性早熟导致身高受损引发儿童成年矮小的疾病情况下才有使用生长激素的适应症,且生长激素治疗对于非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儿童效果有限,更不可能达到“想长多高就长多高”的目的。另外生长激素的应用还需综合考虑费用、精神心理负担、用药的安全性以及治疗获益等多重因素。

其实人的最终成年身高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疾病、营养、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长发育不同阶段,调控生长的主要机制不尽相同,体格生长的速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6个月内的宝宝生长是宫内生长的延续,主要受控于营养状况,6月龄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开始呈现促生长作用,逐渐替代生命早期营养调控模式,而遗传因素对生长的影响也自2岁以后充分显现。

所以说营养方面只是早期影响孩子身高增长的关键因素,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只要供其生长的营养物资不缺(不要总认为宝宝长的不高就是吃的不好,一味的强调喂养可能会引发孩子肥胖或者产生厌食等不良习惯),没有病理性的因素导致孩子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主要还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这也是命中注定人为不可控的部分,占决定因素,大多数情况下父母身高都偏高的孩子身高普遍也高,父母身高都偏矮的孩子身高普遍也矮一些(当然也有父母高孩子矮,父母矮孩子高的情况,但没有那么普遍),医生在接诊这类身高咨询的孩子也会首先询问父母的身高,就是要参考遗传的因素(但遗传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比如一家兄弟俩他们计算的遗传身高是一样的,但最终身高不大会一模一样,遗传身高也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以遗传身高中值为绝对值,如果孩子最终身高能在中值上下8.5cm之内波动就还算是符合遗传规律的身高),后天因素是在遗传因素的大背景下(而不是跳脱出来)发挥作用,影响着身高的最终发展趋势和潜能实现水平,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后天的调节尽量让孩子的终身高在遗传身高中值的基础上,往上8.5cm而不是下8.5cm的趋势发展。

家长要理性对待孩子的身高问题,先坦然接受先天遗传不可控因素,后天再通过人为可控的因素包括前面提到的疾病、营养、生活方式和心理等多方面调节,让孩子遗传身高发挥的更好。通俗的说,就是有病的把病治好,有营养问题的把营养问题纠正(营养为宝宝的身体提供长高的原料);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运动和好的睡眠可以更好的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关爱孩子确保其心理健康等,这些对身高也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但世上没有特别的长高食谱和运动项目可以让孩子长的更高,社会上偏高的那部分人也不是吃了某些特殊饮食、多爱做某项特别运动或者有早睡习惯的人,这种调整除了培养孩子有更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外,也只是尽量让孩子的遗传身高发挥得更佳(改变不了遗传规律),当然不排除孩子日常生活细节已经很注意了,父母也给孩子创造了比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果能有利于身高增长更好,但有可能还是达不到满意理想的身高,也不够生长激素药物干预的标准,那说明还是遗传因素所致,这个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因此哪怕孩子体格偏矮小,但身心是健康的,生活学习上跟其他同龄孩子一样,那么家长心态就要放好,不要太过焦虑和纠结。毕竟人无完人,有时候也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