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腹泻原因的研究
2016年06月13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胆囊切除手术例数的增加,胆囊切除术后不良反应又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以腹泻最为常见(报告为15%-40%),且持续时间长、难以治疗。它不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导致结肠癌发病率的升高。所以,明确胆囊切除术后导致腹泻的相关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泻的原因争议很大,可能与胆囊功能、胆汁成分、患者个体状态、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1、胆囊功能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肝脏产生胆汁,存储于胆囊内,再经过胆囊对胆汁的浓缩,以便于在机体进食后分泌出足量胆汁成分,以消化食物中的脂肪组织。胆囊切除术后初期,由于肝内外胆管容积小(没有代偿性扩张)也无浓缩功能,排入肠道的胆汁处于稀释状态,无论从浓度还是从胆汁酸盐量方面说都不能满足脂肪消化的条件,故不能起到脂肪乳化的作用。在进食后(特别是脂肪饮食),稀释状态下的胆汁酸盐排入肠道,使脂肪的消化及吸收不能得到完全进行,未被乳化的脂肪在肠腔积累,即可引起渗透性脂肪泻。胆囊切除术后3个月左右,在这一段时间内,胆总管会对胆囊的存储功能以胆管扩张的形式产生一定的代偿作用,胆总管替代了胆囊的部分功能,机体其它器官如胃肠道等对胆囊功能的缺失也逐渐适应,此时进食后胆管排出胆汁的浓度及胆汁酸盐的量均有所增加,脂肪的消化与吸收也较为充分,所以腹泻在这一段时间后会有所缓解。还有研究认为胆囊排空率与患者术后腹泻发生的相关性,认为以胆囊排空率45%为界限,术前测得胆囊排空率大于或等于45%的患者术后腹泻发生率相对较高,与此相反,术前胆囊排空率小于45%的患者术后腹泻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并存在明显差异性。术前胆囊排空率越高,所反映出的胆囊功能越好,切除胆囊后,其功能的突然缺失,使机体不能完全代偿,故术后腹泻率就相对较高。胆囊浓缩功能的丧失也是腹泻发生的原因之一,肝脏每天分泌800-1200ml胆汁,失去胆囊浓缩功能后,过多的水分进入肠道,引起腹泻。
2、胆汁成分的影响
由于胆汁酸盐吸收不良所导致的腹泻,占所有腹泻的30%-70%。有观点认为,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一方面,胆汁的排放节律失调,使胆盐过多进入结肠,胆汁本身即有促使结肠蠕动加快的作用,从而使过多的水分快速通过结肠而出现水样便;再者,肠腔内的厌氧菌作用于排入结肠的胆盐,使之羟基化成双羟胆酸,后者不仅促进肠蠕动,还能抑制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加剧腹泻。有学者还认为,通过粪便丢失大量胆盐时也可引起腹泻。这一观点也被术后腹泻患者粪便中胆汁酸盐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事实所证明。
3、患者的个体状态
高龄患者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发生率远远低于中青年,分析其可能原因:一是年轻人相对老年人进食油腻性食物的量及频率较高。二是老年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胆囊功能在其衰退过程中,部分被胆管代偿,而中青年患者这种代偿功能较差,机体对胆囊功能的依赖性大,胆囊切除后伴随胆囊功能的丧失,进食含油性食物时,机体很难在短时间内释放足量胆盐,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及吸收障碍,引起脂肪性腹泻。
3.2 体重指数
3.3 精神因素
有学者认为,机体的焦虑状态对内分泌系统、胃肠道的功能等方面均能产生影响。激素分泌的紊乱,导致胃肠道功能的紊乱,从而引发腹泻的发生。在未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精神焦虑也是诱发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3.4 肠道菌群
切除胆囊后由于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使肠道内菌群失调,除此之外胆汁酸盐在肠道的异常也会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失调。一方面表现为有益菌的减少,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有害机体的细菌增多,如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细菌组成及数量上的改变引起腹泻的发生。从肠道菌群平衡的角度解释了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腹泻的可能机制。
3.5 其它方面
目前认为术前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性格缺陷、药物的影响、不洁饮食、高脂膳食等都可能是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泻的原因。术前无腹泻的患者当中,小于45岁者,胆囊切除后出现腹泻的明显增多,且男性胆囊切除后较女性胆囊切除后出现腹泻的可能性大。建议年龄小于等于45周岁的男性,在行胆囊切除术后1周内进食低脂饮食,以避免腹泻的发生。
4、神经内分泌因素
目前已发现的脑肠肽约有 40 多种,多种与胆囊切除术后的腹泻相关,主要有 VIP、CCK、5-HT 等。
5、小结
胆囊切除术后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鼓励患者进食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调理好个人情绪,预防菌群失调以减少腹泻,必要时用消胆胺、考来替泊等药物治疗。
本文引自冯其贞、李建军: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相关原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