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神秘的窒息

2020年12月10日 7924人阅读

神秘的窒息
发表时间:2008-06-20 发表者:胃食管反流病中心 (访问人次:1324)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3日 11:40 来源:

深夜,死神向他招手
2003年五月的一天夜晚,接近凌晨时分,人们大多已经进入梦乡。突然,靠近河北省任丘市的华北油田第二家属区的居民们,被一阵刺耳的警笛声惊醒,一辆救护车呼啸着驶进了这个安静的院子。睡梦中被惊醒的人们还没等反应过来,救护车已经接上了患者,又呼啸着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十分钟以后,在华北油田总部医院的急救室内,医生护士们已经忙成一团,正在抢救一个各种体征都接近死亡的老者。急救室外的走廊里,一个年轻人在焦急地等待着,看上去,他的心情异常沉重。北京262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吴继敏
    这个年轻人叫杜伟斌,里面被抢救的,正是他的父亲杜允益。此时,天已微微发亮,医生们还在紧张地进行抢救,但是杜伟斌的表情却越来越绝望。就在一个小时以前,夜里一点刚过,正在床上看书的杜伟斌隐约听到了来自另一个房间父亲发出的可怕声音。杜伟斌预感到父亲可能出现了症状,他下床冲到了隔壁房间。父亲说他胸腔好像被什么堵住了,杜伟斌给父亲打了一针,而父亲却一屁股坐在地下,面对父亲突如其来的失去了控制,、年轻的杜伟斌慌了手脚。他一边扶起父亲,用一只手撑住他,一边用另一只手拨起了电话。
 糟糕的是,杜家的电话是地方电话,拨打120只能打到任丘市的地方医院,而那里离油田家属区比较远,杜伟斌只好先打给邻居,让邻居用油田电话向离家较近的华北总部医院求救。这么一来二去,耽误了不少时间,此时,杜允益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当华北油田的救护车赶到时,杜允益发病已经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杜允益已经渐渐对外界的刺激失去了反应。抢救仍在进行着,医生们的表情也越来越紧张。幸运的是,三个小时以后,杜允益恢复了呼吸,接下来,他逐渐有了意识,一场与死神的抗争初步告捷。此刻,由悲转喜的杜伟斌,一时竟说不出话来。逃过这一劫的父子俩,没有胜利后的喜悦,更多的是心有余悸。三天后,杜允益出院回到了家里。大病初愈的他,并没像常人那样乐观地对待未来的日子,反而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打算分家。虽然看上去有几分苍老,但实际上,2003年发病时,
  杜允益还不到六十岁,最小的儿子还在深圳读大学。在这个本该发挥余热的年纪,他却开始准备后事,这让了解他的人感到心酸。而在他自己心里,这似乎是一件必须做的事。
    自从1999年底老伴不幸离世以后,他就开始为这一天做准备。这次发病让他更坚定了这样做的决心,虽然在外人看来,这多少有些悲观,但是多年来的痛苦,早就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此时的他,正处在从心理到生理都接近崩溃的边缘。十年来不堪回首的挣扎,让他早已没有信心再坚持走下去。
    一次致命的失误 换来半生的痛苦 
    杜允益是广东人,八十年代从部队转业来到华北油田,一直在油田总部给领导开小车,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九十年代初,借着市场经济的东风,他和几个战友一起投身商海。就在事业步入黄金期,刚尝到甜头的时候,一个生活中的失误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1994年夏天,天气炎热,为了能安静地在屋里看体育比赛,杜允益买了两瓶杀虫剂。6月份那时候正热的时候,杜允益就把门和窗都关死了,就用枪手,驱蚊水,然后没有打开门和窗,就坐在里头看,大约一个礼拜,他就用了两瓶枪手。一开始他不停地流鼻涕,流眼泪。但是那个时候杜允益认为自己体格好就没重视它,没到医院去治。谁知,这种类似于鼻炎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渐渐发展到咳嗽,等杜允益再想就医的时候,事情已经变得不可控制。他的胸部好像被好多绳子勒得紧紧的一样,咳嗽都咳不过来,接下来的日子,杜允益开始寻医问药。经过几次脱敏之后,原本胃口很好的他,只能吃些青菜豆腐。但即便如此,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有恶化的趋势。
    到了1998年,杜允益只能靠不断地注射激素来维持生活,身体素质也大不如前。关于他为什么会得哮喘这件事,始终没有答案。如果说他先天就具有过敏体质,为什么会到五十岁以后才发病呢?而在这之前,他身强力壮,抽烟喝酒对他来说也是常事。如果是因为那次杀虫剂事件引起的过敏性哮喘,通过治疗应该是可以控制的,为何他却在短时间内愈演愈烈呢?在一切都没有答案的时候,杜允益的生活走入了低谷,本来性格外向的他,变得越来越古怪。家人像哄小孩一样对待着这个一家之主,昔日慈祥可亲的父亲,如今已很难再见笑容。但即使这样小心,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一次从老家探亲回来到南昌的时候杜允益突然意识到想上厕所,周围的好心人将他抬下火车,当抬到南昌铁路职工医院时,杜允益已经基本上处于休克状态了。但是,严谨的医生凭借杜允益最后的一项生命指征,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次回家以后,杜允益的身边就再也不敢离开人。到老伴去世时,杜允益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杜允益的生活却失去了意义。2003年那次死里逃生之后,他甚至连睡觉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是死神的不断召唤 还是病情另有原委。
    老伴去世以后,杜允益跟二儿子杜伟斌一起生活,从2003年那次病危以后,每晚的后半夜他就开始咳嗽起来,到了4点半以后,就不会再咳了,因此每天夜里,杜允益都只能静坐等待天亮。而且无论冬夏,房门还不能关上,因为一旦空气不流通,就会让他感觉喘不上来气。本来哮喘病人最怕着凉,一旦感冒,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杜允益的哮喘又与众不同,他宁愿在冷风中呼吸凉气,也不愿在门窗紧闭的温室里呆上一分钟。而且让人奇怪的是,他几乎从来不感冒。这下可苦了和他一起生活的儿子。为了照顾父亲,杜伟斌每天清汤寡水,白天上班不管多累,晚上也不可能睡个踏实觉。就这样,杜允益像一个重症哮喘病人一样,无助的打发时间。
    直到2006年9月的一天,电视上的一个老人引起了杜允益的注意。汪忠镐,中国科学院院士,血管外科专家。节目中他在介绍哮喘。杜允益仔细地看了这期节目,发现自己的患病经历,竟和汪院士惊人的相似。而让人不解的是,在发病之前,汪院士并没有过敏性哮喘的症状,这点和杜允益一样。直到2004年,一次偶然的重感冒让他开始咳嗽,情形类似于杜允益的杀虫剂事件。刚开始,汪院士发病都是在半夜,而且白天也不影响工作,怎么看也不像整天生活得提心吊胆的哮喘病人。直到有一天上午,他正在工作,突然呼吸困难,在去往急救室的路上,一阵冷风久了汪院士的命。醒过来的汪院士躺在急救室里,看着医生们对自己的抢救,心里反而产生了更大的质疑。就像杜允益开窗通风一样,冷空气竟然也成了汪忠镐的灵丹妙药。这次的死里逃生,使他发誓要查出自己患病的原因,但是作为一个血管外科的顶级专家,想在70岁的时候转行,进入呼吸科领域,难度可想而知。搞不好,一世英名将就此葬送。此后,汪忠镐又五次被送进医院急救,虽然每次都逢凶化吉,但他的咳嗽也越来越严重,睡眠也越来越困难,这似乎肯定了呼吸科医生对他支气管哮喘的判断,而这无异于一种绝望的宣判。
    治喘先治胃 是否天方夜谭
    就在汪忠镐被咳嗽折磨得难以再工作的时候,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个外国专家告诉汪院士这种病会不会是一种反流?反流的症状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烧心、反胃。反胃跟哮喘能有什么关系?一个是食管,一个是气管,两条并列的通道分属两个系统,互不相干,怎么能扯到一起呢?人有一个会咽有个软骨,这个地方是气管,喉头是食管把东西吃进去,人一吞咽的时候,它就把气管关住了,不吃它就起来,一吃就关住,所以会咽好像是个最高级的足球守门员,你一踢过来我就挡住,踢过来挡住。很显然,守门员把来自食管的食物挡入了气管,自摆乌龙。想到这儿,汪院士赶紧去做了消化系统检查,结果让人震惊。汪院士每天反240多次,比如说11点躺下了,连着40分钟反流,所以坐着会好多了,躺着反比较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汪院士白天工作时很少发病的原因,因为他工作的时候是上身挺直,一般的胃食管反流都发生在夜间人们躺着的时候。这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杜允益半夜坐着会比躺着舒服。看到这里,杜允益如梦方醒。听说汪院士在北京解放军二炮总医院建立了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杜允益再也坐不住了。
    2006年11月,杜允益收拾好包裹,一针打了平时三倍的激素,再一次坐上了几年前险些要了他命的火车。封闭的车厢里,空气并不流通,此时的杜允益紧张地盯着窗外,不时拿出喷雾器喷几下。他明白,挺过这三个小时的路程,就有可能迎来生命的转机。在二炮总医院的病房里,杜允益见到了汪忠镐院士。经过检查,杜允益果然属于严重的反流病人。而造成他反流的主要原因是贲门松弛。贲门,就是连接食管和胃的一块有弹性的肌肉,正常的贲门就像一个易进难出的松紧口,可以把食物锁在胃里消化,一旦贲门松弛,导致胃口大开,胃液和食物就可以随便进出,甚至顺着食管流回喉部。十年的谜底,在这一刻解开,杜允益如释重负。像其他相同原因的患者一样,杜允益知道自己将接受射频手术,用射频烧灼的方法把贲门口缩小,相当于用电焊把胃口焊好。按入院顺序,杜允益将是第一百个接受这个手术的患者。由于之前的99个手术全部成功,对于自己能够把这个数字变成100,他感到很高兴。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汪院士却并没安排杜允益如期手术。原来,杜允益可以说是二炮胃食管反流中心成立以来,最重的病人,在汪院士的严格要求下,他必须先消炎,保证身体状态最好时再手术。终于,在等待了一周之后,杜允益被推进了手术室。在这里,一个插入胃部的射频仪会把他松弛的贲门烧灼收紧,就像用电焊把裂口焊上。一个小时的手术后,杜允益安全的离开了手术台。三天之后,像十二年前的感觉一样,他迈着轻便的步伐,离开了二炮总医院。
    在哮喘患者中约有十分之一是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据专家介绍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他们的哮喘症状。
北京二炮总医院:010-663434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