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血瘀之病因病机

2018年10月18日 810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祖国医学中所谓的“血瘀”是指人体内血脉不畅,血行迟缓涩滞,血液壅阻血脉或离经停积等。我国最早的中医著作《内经》系统论述了瘀血证的诊断、病因病机、治疗、预后及饮食禁忌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后世瘀血证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病因病机

(1)因于气者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血的运行靠气来推动,气机不畅或停滞,就会影响血液的运行而致瘀血。《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经隧指脉道,脉道是行气血之路,气血不和便可产生各种疾病。《灵枢·经脉》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血先死”。手少阴指心,心气绝则脉不通,不通则血瘀。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说:“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即说明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张旭烨

(2)因于寒者

《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素问·举痛论》说:“人之五脏卒痛…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此说寒气可使脉不通,脉不通便会出现血行瘀滞,形成瘀血,不通则痛。《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内经》对气血总体的认识为:喜温暖而恶寒凉。因于寒可致血泣、寒痹、成积、痛、不仁等病理变化,这些认识是与临床相符的。《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说:“有风冷乘之,邪搏于血…寒则血结”“风冷客于经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壅滞,故令月水来不宣利也”。临床也多见月经不通、经行腹痛等由寒邪引起。

(3)因于热者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治瘀多由热邪所致,如《伤寒论》说:“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发热七八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凡此皆有热引起的瘀血证候,虽此系由伤于寒所致,然其表现已属热证故可归因于热。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说:“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提出始由血热,继因外寒而成,其第一因素则为血热。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积块论》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明确指出寒热两种因素皆可引起瘀血。

(4)因于伤者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明代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杂症门》:“蓄血俗名内伤,或积劳,或多怒,或饱后行房,或登高坠下,或奔逐过急,皆致蓄血”。指出当时虽未见出血,而瘀血已成病证。明代娄安道《岭南卫生方·附录》曰:“人有恶寒发热,状似伤寒…须审其日前曾有跌坠挫闪拳踢之情”。以上指出各种内伤,包括从高处坠下、骑马跌伤、负重过度、饱后行房等,当时不见有外部出血而内已有瘀血,至一定时日可以发病。

(5)因于出血者

凡是离开血管的血,应该排除而未排除的血,都属于瘀血。《血证论·瘀血》说:“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世谓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血为瘀,鲜血非瘀,此论不确。盖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然既是离经血,虽鲜血清血,亦为瘀血”。离经之血,或排除体外可视,或存于体腔、停滞肌肤,总属于瘀血。另外,止血不当而使离经之血阻于脉内,也是成瘀之因。

(6)因于情志者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菀同郁,血郁则运行不畅,为一时性郁血,亦属瘀的范畴。《灵枢·百病始生》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验之临床,七情内伤,确可致血郁或血凝而致瘀。

(7)因于虚者

《景岳全书·胁痛》云:“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王传社等[1]从微观方面证实了虚、瘀的物质存在。实验证明,补肾化瘀复方对老年小鼠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补肾方或化瘀方药[2]。从治疗上证实了虚、瘀存在较单纯虚与瘀存在的多发性。

(8)其他

久病多瘀,怪病多瘀,或由于治疗不彻,或吐血、崩漏不尽,或病后等皆可形成瘀血。如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病余瘀血证治》中说:“病者或因发汗不彻,及吐衄不尽,瘀蓄在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