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什么是抽动障碍

2024年07月08日 373人阅读

1. 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 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


2. 什么是原发性抽动障碍?

原发性疾病是指没有诱发因素、排除后天原因发生的疾病,原发性抽动障碍包括Tourette综合征、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等。

3. 什么是继发性抽动障碍?

很多神经科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病、神经棘红细胞病、扭转痉挛等都可引起抽动,这些情况属于继发性抽动障碍。与原发性不同的是,这些继发性抽动障碍伴发其他运动障碍,如舞蹈、肌张力障碍等。

           ②获得性:药物性(左旋多巴、抗精神病药物、抗惊厥药)、外伤性引发的抽动障碍,脑炎、风湿性舞蹈病、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等感染性疾病,发育异常,精神发育异常,孤独症,卒中(中风),累及基底节的变性病如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等。


4. 什么是短暂性抽动障碍?(一过性抽动障碍)

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一过性抽动障碍,是指表现有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可以仅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也可以两者相继出现,病程1年以内。短暂性抽动障碍是最常见的也是最轻的一种。


5. 什么是慢性抽动障碍?

    慢性抽动障碍,又称为慢性运动或发声性抽动障碍,是指仅表现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二者不兼有,病程在一年以上。抽动形式可以是简单抽动或复杂抽动,抽动部位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的。


6. 什么是Tourette综合征?

Tourette综合征属于抽动障碍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亚型,其特征包括:抽动:为慢性、波动性、多样性的运动肌快速抽动。发声:不自主地发声,表现为喉鸣声、吼叫声,可逐渐转变为刻板式咒骂等。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孩经常莫名其妙的面部、头部或肢体反复抽动,又是皱眉,又是努嘴嗅鼻,还可能摇头、点头、耸肩,这种孩子就可能患有Tourette综合征。


7. 什么是感觉性抽动?

    在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出现之前的身体局部不适感被称为感觉性抽动。感觉性抽动也可以是一种非局限性、无特征性的感觉,例如一种冲动、焦虑或其他精神感觉。感觉性抽动于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之前出现,抽动障碍患者常通过产生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以试图对局部不适感获得缓解,为了减轻受累躯体部位的不适感出现运动性抽动,为了减轻咽喉部不适感出现发声性抽动,可以将感觉性抽动看作是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的先兆症状(前驱症状)。当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发作后,这种先兆症状很快消失。


8. Tourette综合征的研究历史?

    关于 Tourette综合征的研究历史,首先描述本病的人是19世纪的一位法国神经病学家Jean -Mare Itard,他于1825年报告了一个法国贵族女人,名字叫 Marquise,她在7岁时开始出现不自主的抽动,开始为头部和手臂抽动,以后累及面部和肩部,并伴有不自主尖叫和哭喊,一些年后又有秽亵言语,有鉴于此,她被隔离生活,继续着她不自主的抽动和难以自制的咒骂声,直到85岁死去。在Itard的报告后大约60年,1885年法国医生 Gilles de la Tourette报告了8例相似的病例,连同1825Itard描述的那位晚年的 Marquise,他一共报道了9例患者,从而确立了 Tourette综合征的存在。同年,Gilles de la Tourette的导师——19世纪欧洲神经病学权威之一, Jean Martin Charcot用他学生的名字命名此病为 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简称 Tourette综合征。

9. 抽动障碍的好发年龄?

 抽动障碍的起病年龄为1~21岁,平均起病年龄为6~7岁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比例为3-5 :1,大多数抽动障碍起病于2~15岁,学龄期和学龄期儿童为发病高峰人群。90%10岁以前起病,以5~9岁最为多见。就抽动障碍本身而言,发声性抽动通常比运动性抽动出现得要晚,平均发病年龄为11岁。而秽语的起病年龄通常又比简单发声性抽动要晚,平均起病年龄为13~14.5岁,并且病程中大约1/3的患儿秽语症状可以自然消失。抽动障碍是儿科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少见于成人。通常把21岁以后起病的抽动障碍称为晚发性或成人抽动障碍。


10. 抽动障碍的流行病学情况是怎样的?

     抽动障碍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以5-10岁最为多见,发病率约为1%-7%,有报告达4%-23%,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比例为3-5 :1


11. 抽动障碍孩子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抽动障碍的患儿由于抽动的表现常常会被同学嘲笑、奚落,造成患儿自卑、性格孤僻,久而久之患儿变得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会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内向人格和心理防御水平偏高是抽动障碍患儿的主要人格心理特征。内向型性格既是抽动障碍成因之一,又是此病心理进程中演化的结果,内向人格者往往比外向人格者有更大心理压力,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前者积累的心理能量得不到适当宣泄,从而转换途径,改由各类运动性抽动强迫症状,以及抽动而发泄出来,以维持潜意识的心理平衡。随着病情的发展,其承受的压力也就更大,患儿不能被别人理解和同情,反遭训斥、惩罚、厌恶,甚至敌视,患儿产生并加剧了自卑心理,自我强调、自我注意的程度也逐渐加大,纠正抽动症状动机强烈,结果适得其反,人格心理更趋内向化。

专家表示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儿童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对自我形成某种看法和评价,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伤害。而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抽动障碍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13. 抽动障碍会造成什么危害?

(1)继发学习困难:患儿的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有些患儿上课时努力控制自己的发声抽动使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同学、老师的歧视或嘲笑,使患儿更不喜欢上学,甚至厌学、逃学。

(2)个性发展问题:抽动障碍患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部分患儿到了青少年时期即发展成为品行障碍。

(3)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4)给家庭带来不良影响和负担。面对孩子的这种找不到原因的疾病,许多父母百般困惑甚至互相责备,他们往往会体验到很大的压力,自责、社会隔离、抑郁甚至造成家庭矛盾。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抽动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新的危机,而且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有效地关注和帮助这类孩子,使他们顺利健康地成长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责任。

本文为转载内容,旨在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