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早期结肠直肠肿瘤的微创手术选择----ESD

2021年02月12日 1337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居于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2位,是占全球发病和死亡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近来随着我国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西化,结直肠癌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发病率第2位、患病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 2018年预计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 52.1万,死亡病例约24.8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接近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30%。

我国结直肠癌人群发病率从40岁开始上升速度加快,50岁以上加快更为明显。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共识意见推荐50岁以上进行筛查,无论是否存在报警症状。筛查方法有粪便潜血实验和粪便DNA,血浆SEPT9DNA甲基化检测(mSEFf9),结肠镜检查是金标准。早期筛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减少治疗费用。

内镜切除适应证:

没有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结转移风险极低、使用内镜技术可以完整切除、残留和复发风险低的病变均适合进行内镜下切除。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疗效相当,5年生存率均可达到约90%

 

ESD 可以完整切除病灶,术前预计ESD操作时间长者,如有条件术中可使用CO2气泵。

术后处理:术后第1天禁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无异常,术后第2天进食流质或软食。

术后用药:对于术前评估切除范围大、操作时间长、肠道准备差、穿孔风险高者,可以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参考卫生部抗菌素使用原则,应选用第2代或3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术后用药总时间一般不超过72h。评估认为出血风险较大者,可酌情使用止血药物。

出血止血原则及处理方法:术中出血多为自限性,少量渗血可电凝处理,喷射性出血可使用金属夹,而ESD术中出血则因影响后续黏膜下剥离而较少使用止血夹。ESD术中在黏膜下发现较小血管,可用电刀或APC直接电凝。

穿孔治疗原则及处理方法:穿孔早期发现后如肠道准备良好、无肠内容物漏入腹腔应立即内镜下夹闭,如创面可有效夹闭且无弥漫性腹膜炎者,可望保守治疗成功。早期内镜修复和使用CO2气体可减少外科手术率。内镜下使用金属夹早期夹闭10mm以内的穿孔成功率超过90%。临床怀疑穿孔者在影像学确证前即可立即开始经验性治疗,怀疑和确诊穿孔的患者须密切监护生命体征,补液、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

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内镜修补困难或失败,持续肠内容物漏出所致腹膜炎,一般穿孔超过4h而未行内镜下夹闭处理的患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附:个人简介

付明生,男,硕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专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肿瘤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第八届委员会ESD学组委员

擅长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如超声内镜检查,ERCPEMRESD

内镜特需门诊:周二上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