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施宝民教授专访:外科医生应该是菩萨心肠加上治病救人的一把刀

2018年10月21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名好的医生,应该是怀有佛家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拥有道家神奇的高超技艺,畅行儒家积极努力的主观能动,为大众保持健康而尽职尽责。外科医生应该是菩萨心肠加上治病救人的一把刀。”

这句话出自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施宝民教授,手术台上他是技艺精湛、镇定果敢的外科医生,手术台下他是虔诚祥和,通达洞明的儒释道三教倡行者和实践者。

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医生

当问及为何选择从医,施宝民回忆:“小时候常常看到家人亲戚生病了就去医院找医生看病,那时开始就对医生就充满敬佩。长大懂事后,我对于医生这个职业也慢慢了解得更多,在中学时代就立志想当一名医生。当初考大学,我的高考志愿填的全是医学专业,最后也如愿考入山东泰山医学院。毕业分配后选择了普通外科专业,在研究生时候,我选择了肝胆胰腺外科,这个在普外科当时也最热门、难度最大、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

因为热爱,施宝民一直不断孜孜不倦学习探索,精进医术。2000年他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普外科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普外科专家杨镇教授。2004年他远赴法国欧洲微创外科中心学习腹腔镜外科。2007年~2008年,他在德国洪堡大学Charite 医学院作访问学者,并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只有真正热爱一个职业,才能做好这个职业,医生也不例外。真正爱这个职业的时候你就觉不着累,更不会无谓得去发一些牢骚。如果上天再给我做一次选择的话,我依然会选择当医生。阅尽生死,执业如履薄冰,方寸之间尽显英雄本色。虽然面对一些晚期病人不乏无力回天的遗憾,但也总有病人治愈的欣慰和满足。现在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医生不希望子女将来也从医,但是我不这样认为。选择一个职业,不是根据少付出多回报作为原则,应该依据是否有挑战性是否更具有意义来选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试想有哪一个可以与之相比呢?我的孩子我就建议她学医,她还是选择了医二代。”施宝民自豪地说。

一旦站上手术台上,一切想着患者

施宝民擅长诊治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是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各类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从最常见的胆囊结石手术,到疑难复杂的胰腺癌、肝癌、胆管癌手术,施宝民每年大概要做例数百例手术。通常,手术时间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七八个小时。

当问到“上手术台之前会有压力吗?”施宝民坦言,压力是难免的,但是在上手术台之前要全部忘掉各类杂念,摆正心态,全神贯注。被誉为“中国胆道外科之父”的黄志强院士说过一句话被奉为很多外科医生的座右铭jQuery18105953866248530473_1540111742908“一旦站上手术台上,什么都要忘掉,一切想着病人。“

外科界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外科医生需要有“女人般柔软的手,鹰一样锐利的眼睛,还有狮子一样的心。” 阐明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三个素质,这里面“狮子一般的心”就是指医生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意志,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在手术台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像是如果手术过程中,碰上患者的腹主动脉等大血管突然破裂,血一下子涌上来,迅速充满整个腹腔。这就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遇到突发情况必须镇定。医生要是慌了神,不马上采取应对措施,病人就非常危险,搞不好就下不了手术台。”

患者选择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

施宝民特别注重手术前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让他们清楚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跟患者沟通过程中,施宝民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和过程,从不夸大手术效果。同时,对手术的相关内容、手术后康复护理的特殊事项也向家属认真说明,取得家属的合作和理解。

“现在就医条件改善,很多患者看病有很多选择,通常是首诊好几家医院,最终经过比较权衡才会确定一家医院和医生接受治疗。患者选择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作为医生应当竭尽全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不辜负他们的信任。老一辈专家以前经常告诫我们,虽然现在辅助检查和化验等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了,但是医生和病人的沟通不能少。医生要从患者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以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施宝民强调:“著名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2000多年前早就说过,我们自己的老师也是言传身教,医患关系是师生关系,病人是老师,医生是学生。因为患者是疾病的直接体验者,医生是帮助他们战胜疾病。一位好医生的成长离不开患者,医生总能从每一个患者身上总学到很多东西,成功告诉你经验,失败告诉你教训。”

患者康复出院的时候我最开心

谈到最近值得高兴的事情,施宝民笑道:“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手术,经过千难万险,看到患者最终痊愈康复出院,对我来说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

前阵子,同济医院收治了一位79岁的患者,两三年前他因患胃癌在同济医院做过全胃切除手术,上个月因为骨折在骨科住院治疗,术后半个月胆囊结石胆囊炎发作并发十二指肠瘘,施宝民给老人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和十二指肠造瘘术。老人骨折术后,照顾他的他的大女儿又不幸骨折,做了手术。第二次手术还没恢复时,老伴又查出甲状腺癌。施宝民主任团队又给他老伴做了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为了照顾他们,病房安排在一起。高兴的是老两口正好一起康复出院回家。全家一个月内三个人做了四次手术。虽然很不幸,但结局很好。

“看到他们一家人恢复健康、皆大欢喜、大团圆场面真是令人高兴!一方面是为患者感到高兴,一方面也为团队医护人员感觉付出有成果。虽然有的时候患者没有治愈,比如一些晚期患者,虽经过各类治疗最终还是无力回天,但只要我们尽力了没有遗憾就可以了,毕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有时候要相信些宿命论,有助于心理解脱。”

年轻医生需要有偶像崇拜

谈到偶像,施宝民说:“我的偶像是我的导师杨镇教授还有已故的黄志强院士。他们不光在肝胆外科方面有着杰出成就,而且在做好一名外科医生方面,他们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黄志强院士曾经说过:医生在年轻时是偶像崇拜,向着自己的偶像努力拼搏,一旦成名成大家了就成了偶像复制,又要培养后面的接班人。因此,年轻的医生需要有英雄主义感,帮助病人战胜病魔,这是外科医生所需要具备的气质。”

如今,施宝民的肝胆胰外科团队目前有博导3名,主任医师、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5名,及主治医师多名。在同济医院院长艾开兴教授的直接带领和参与下,普通外科医护人员不断进取,成绩斐然。

有的年轻医生平时爱发一些牢骚,抱怨做医生太辛苦太累。施宝民总是开导他们,只有真心热爱医生这个职业,才能做好一位好医生。心中有这个信念和热情,即使工作强度大,就不会觉得多辛苦。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必然要遇到各种患者,面对各种复杂的病情。总是抱怨工作辛苦是没有什么意义,与其烦恼地干不如快乐地去接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工作的时候就投入工作。

做科研出于热爱和临床需要

现在很多医院要求医生医教研全面发展,施宝民主要从事肝胆胰脾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于肝胆胰脾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术、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微创外科技术有较深入研究。

他认为,不应该让纯粹的外科医生去搞那些太尖端、太前沿的科研项目,而是应该选择一些临床上常见比较实用的项目,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我曾经得过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我觉得这对我只是一个肯定,做这些也并不是为了获奖,做这个也是出于科研工作者的一种本能和热爱。除了医院派发的科研指标和任务外,我更愿意做那些临床上比较实用的研究,比如最简单的“如何解决术后伤口液化”,这类研究成果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得到大家的承认,有创新性、实用性,可推广性。”

施宝民教授简介

施宝民,中德双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同济医院大外科副主任。200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分配至山东省立医院普外科,2002年完成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工作,成为该院第一位博士后出站人员。2004年赴法国欧洲微创外科中心进修腹腔镜外科。2007年~2008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在德国洪堡大学Charite 医学院作访问学者,并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普外科尤其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及其微创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于肝胆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术、肿瘤的转移和侵袭性机制、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微创外科技术有较深入研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师从著名外科学家、欧洲外科学会主席Neuhaus教授。开展各类腹部大型复杂及微创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数千例,以创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远期临床效果好为特色。

近年来相继开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精准半胆或肝段切除术、部分脾切除术、合并部分肝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合并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扩大根治术等多种新术式,赢得国内外同道的认可及广大患者的好评。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可以熟练应用于各类肝胆胰脾及胃肠外科手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胰腺肿瘤切除,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下脾脏切除及脾段切除术等,积累了丰富经验。还开展了经脐单孔胆囊切除、肝囊肿切除等单孔微创外科手术。不但见效快,同时疤痕小或者无疤痕,做到了术后较好的美容效果。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等课题9项。两次得到国际消化外科大会资助金(18届香港,19届日本),多次赴欧美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大会发言。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多项。2005年入选第二批山东省卫生系统重点中青年科技人才(1020工程),2006年主持申请到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门静脉高压症现代治疗进展(2006-04-01-008),并成功举办。2014年再次获得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14-04-01-056 (国)。

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英文及SCI收录杂志11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2部,参编专著10部,英文专著《Liver cancer: new research》在美国NOVA出版社出版。

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委员,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评审专家、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普外科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肿瘤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普外医师分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外科委员会腹腔镜微创外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第四届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肝胆胰学组副组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委员会肝胆胰肿瘤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国际外科学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青年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