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伏邪论

2021年05月24日 949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伏邪,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伏邪指的是伏气温病的致病因素,即外邪侵犯人体后,正气被束,不能托邪外出,使得邪气得以伏匿,或伏于膜原,或伏于肌腠,或伏于肌核,或伏于脂膜,逾时而发。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指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也包括了伏气温病的病因。

《黄帝内经》中的伏邪

“伏邪”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载有:“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当季感邪而未发病,邪气潜伏于体内,流连不去,最终引发疾病。《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则说明正虚是邪伏的基础,正气的强弱决定了邪气是否潜藏、外出,或发病。伏邪之病,散见于《内经》各处,论之甚详,独不见其名,发则为包括温病在内的各类疾病。

古代医家伏邪观

 

1.外感伏邪

伏气温病

伏气温病之说始于仲景,《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中直以伏气为病名,论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此伏气,即因冬季感寒,春分以后所发的温病。《金匮要略·温病脉证并治第六》云“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伏寒化温

晋唐时期中医伏邪观渐臻具体,提出了“伏寒化温论”。王叔和在《注解伤寒论·伤寒例》中阐发了温病病机,论曰:“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疫疠伏邪

明末疫病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医家根据治疗经验,逐步形成温病学说。直到明末吴又可撰写了《温疫论》,首次提出了“伏邪”这一名词,从根本上确立了伏邪的内容。在《行邪伏邪之别》篇,论述伏邪“先伏而后行者,所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推及《温疫论》中的“温疫之邪”即“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亦称“疫邪”、“疠气”,具有四时皆有、众人均等的特点。在《温疫论》中,吴又可首次提出“邪伏膜原”之说,并提出治疗方药,形成一套针对伏邪的诊疗方案。

六淫伏邪

清代,出现了不少力倡伏邪的医家和专著,使伏邪研究逐渐深入和趋向成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论疟,认为“诸疟由伏邪而成,非旦夕之因为患也。六淫之气,惟燥不能为害”。但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曰:“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者十仅三四”。因而创立伏邪说治法,兼顾扶正祛邪治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伏邪理论,使之得到进一步完善。

2.内伤伏邪

古代文献中关于内伤伏邪的记载大多由情志、饮食、劳倦、疾病所致。陶弘景《名医别录》载龙骨“主治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小便利,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朱丹溪在《症因脉治·饮症论》中讨论了伏饮的因、症、脉、治,其中哮病之因为“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内伤伏邪较外感伏邪复杂,因痰饮、瘀血等皆可伏于人体脏腑经络,即凡气血阴阳运行之处均可有邪气伏留。

参考文献:

魏晓光,吴兴全,王健.历代医家伏邪观[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01):175-17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