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

2020年10月21日 445人阅读

肝硬化是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肝脏发生的反复损伤与修复反应,此反应为一个进行性的病理过程,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失代偿期肝硬化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特征,常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代偿期显著升高[12]。失代偿期肝硬化多伴有明显并发症,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容易诊断。尽管肝移植可以根治终末期肝病,但我国供肝严重匮乏,同时围手术期风险高,所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需要最佳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肝功能的进一步恶化,避免肝移植或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然而,肝硬化发病机制复杂,并发症与合并症较多,虽然消除病因、延缓疾病进展的治疗原则明确,但目前具体的常用治疗缺乏权威指南,另外受医生经验影响较大,部分常规治疗对患者存在不利影响。本文就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预防方法进行论述,以期促进相关方面的关注与研究。1习惯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PPIs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目前被全世界广泛应用于产酸过多相关性疾病。长期大剂量使用PPIs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3],但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是安全的[4]。PPIs也被广泛地用于肝硬化患者以防治并发症或药物导致的消化系统症状[5],但是针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使用指征、剂量与疗程并没有被明确地规定。事实上,当有明确的治疗指征时,大部分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会长期使用PPIs;在没有治疗指征时,医生也习惯性地使用PPIs做预防性治疗[67]。《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也推荐PPIs作为合并胃黏膜病变或内镜治疗后的辅助治疗[8]。一般情况下,PPIs使用剂量为40~80mg/d[8],而开始使用时机与何时停用没有被明确规定,这造成了临床实践中PPIs的滥用现象日益严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