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上海市肺科医院多项微创手术量世界第一 (转载)

2018年12月18日 88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http://sh.eastday.com/m/20160215/u1ai9218641.html

2016-2-15 03:41:0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黄杨子 选稿:吴春伟

2015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全年8320例常规手术中,微创手术比例高达83.17%。其中,率先在国内开展的单孔胸腔镜手术2829例,剑突下单孔手术246例,均列世界首位。

  这些微创手术涵盖肺部、气管等各类胸外科良恶性疾病,尤其为早中期肺癌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大幅延长了患者生命。胸外科主任医师姜格宁表示,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是团队最大的心愿。

  手术耗时短恢复快疤痕少

  长期以来,由于肺部解剖难度和淋巴结处理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所有肺癌手术均需在较大的切口下才得以完成。术后由于切口长期疼痛和难以除去的疤痕,患者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包袱。随着微创手术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发展,肺科医院开始攻坚相关技术,以便让肺癌患者也能享受到这一创口小、疗效好的技术。

  如今,在肺科医院接受微创手术的肺癌患者,相较接受常规手术的患者住院天数平均减少4.22天;手术时间平均为1.5小时,比传统手术节约40%。除了耗时短、恢复快,微创手术还让不少患者摆脱了疤痕带来的负担。一名29岁的北京女患者,去年体检时发现右肺下叶有磨玻璃结节,直径约1厘米。作为一名广告模特,她对自己的形象有较高要求,辗转来到胸外科。医生为其行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第四天即出院。她告诉记者:“之前挺担心会不会留疤影响外观,微创手术后不仅没有胸痛并发症,伤口也只有小小的一块。真是太感谢了!”

  欧美医生上门学独门绝技

  从大切口到小洞口,20厘米的差距在技术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具有肺科医院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创手术器械一经推出,因其贴近应用的设计、精致细腻的制作、较国际同类产品低廉的价格,不久就收到了国内各主要临床科室的众多订单。

  在肺科医院胸外科,有一支水平过硬的医师队伍。各人特长不同,有的擅长临床,有的擅长科研,有的擅长搞发明,各取所长,推动了整个团队的良性发展。年轻医生说,进入胸外科团队,“敲门砖”要过硬:必须有科委级别以上的课题、必须有半年以上的留学经历、必须要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成果。

  去年起,科室迎来了一批批欧美专家级“学生”。在这里,他们能观摩到几乎所有的肺科手术术式: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胸腔镜经单侧跨纵隔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经颈胸腺肿瘤切除术……“以往都是中国医生出国进修,如今我们也做起了老师。”姜格宁说。最近,来自英国、意大利与哥斯达黎加的三位进修医生甚至辞去本国工作,将在肺科医院接受全日制培训。今年2月起,科室的肺癌病例数据库还将与欧洲方面联通,不仅为国际学术交流提供良好平台,也将促进国内医生的论文数据引用得到世界认可。

  招募助理师加强医患沟通

  采访前,姜格宁刚完成一台手术。每天30至50台的手术量,让科室医生几乎无暇休息。如此大的工作量,没有击垮他们:今天值完班,明天照样来干活;双休日,没有任务的医生也养成了查房的习惯。“病人7天24小时都在,所以对医生来说不存在休息日。”姜格宁告诉年轻的同事们,做医生一定要投入。

  30余年从医经历中,姜格宁目睹了无数患者的痛苦与困惑。“我希望,患者到这里看病可以不用认识医生,不用托关系,甚至不用动脑。”为此,在院长费苛的建议下,胸外科从去年底试点开展医疗助理师招募培养。助理师需要有医疗与社工的双重从业背景,并具有良好的管理与沟通能力,将为住院患者提供个体定制化服务,帮助手术医生与患者沟通。“这不是面向个别人的特殊护理。我们扎根于老百姓,理应让每位患者都享受这样的医疗服务。”

  谈及今年的愿望,姜格宁笑道:“我希望未来能有以中国人命名的一系列独创手术,这将是我们新的一年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努力目标。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手术做出高端水准,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好医院。”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