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外泌体的“糖”:肿瘤患者的新希望

2020年02月29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前面的文章我们提到富血小板血浆(PRP)的有效成分可能主要是外泌体,那么外泌体是何方神圣?简单说就是各种细胞分泌的比细胞还小的多的圆盘状结构(30-100nm),小小的“身体”却承载着大大的希望。当糖、蛋白质、脂质“相互勾结”而形成糖蛋白、糖脂等结构并结合在外泌体表面,就形成了丰富的糖基化结构,这些结构在未来的临床肿瘤患者诊断中成为一种全新的肿瘤标志物,在治疗中成为在精准医学指导下的肿瘤治疗新靶点

诊断

肿瘤患者中,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表面的糖基化结构具有显著差异,但直接检测细胞表面的糖基化在临床中受技术和成本的局限难以实现。而外泌体在肿瘤患者的诊断中有以下优势:

1. 外泌体和分泌它们的母细胞的糖基化结构大部分相同,换句话说外泌体可以代表它们的母细胞,而且临床上检测外泌体表面的糖基化比检测细胞表面糖基化更容易

2. 目前发现包括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胰腺癌等大部分肿瘤细胞都可分泌外泌体,且在患者血液、尿液、腹水等体液中含量丰富

治疗

传统肿瘤治疗三法:手术、化疗、放疗,不得不说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精准医学的思想指导下,在纳米技术的支持下,操作外泌体表面的糖基化结构在肿瘤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1. 去除外泌体表面的特定糖基化结构,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断由外泌体介导的肿瘤细胞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

2. 在外泌体表面加上特定的糖基化结构,可激活体内的免疫系统,而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3. 在外泌体表面加上特定的糖基化结构,形成靶向肿瘤细胞的药物载体,使得抗肿瘤药物精确地在肿瘤细胞内发挥作用

  一旦这些发现能够个体化和标准化,可能会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