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李可治疗冲脉相关疾病~1~风心病

2018年10月09日 33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冲脉病变的临床表现
与其生理功能、主要分布位置、相关联的经络如阳明、少肾、厥阴有关。

1.发作表现:
“厥气上攻”,即病名“奔豚”之意。
呈突然发作,患者自觉一股冷气从少腹直冲胸咽、喘呼闷塞,危困欲死。
其证时发时止,发则欲死,止则因冲气渐平,平复如常。

2.常见症状与临床特点
1)冲为血海,有余则显其身强壮,“怫然”不知所病。
不足,则显身体虚弱,“狭然”不知所病。

2)由于其主要部位在下腹,与气机的升降有关,临床表现关联到上中下三焦。

故见症有:
少腹痛、气上逆、
心痛、心烦、
胸闷、胁胀、
腹内窘迫(里急)、大小便不利、
疝气、
遗尿、大便失禁等。

3)由于与冲、任相关,故主男女不育、崩漏、月经不调及产后诸症。

3.病机
冲脉隶属肝肾,又隶属阳明。
当肾阳虚衰、肝寒凝滞时,因寒饮内停,冲脉因功能虚衰失守、气结气逆、不安于位,与饮邪一并上逆奔冲,便成《金匮》本证。

与西医相关的疾病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悸、高血压、哮喘、肥胖、美尼尔氏综合症、食管炎、胃窦炎、肠痉挛等。

二,李可老中医用温氏奔豚汤治疗冲脉病变,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温氏奔豚汤
1.温氏奔豚汤基本方
1)组成
附子、肉桂、红参、沉香、砂仁、山药、茯苓、泽泻、牛膝、炙草
是山西省中医学校温碧泉老师遗方
是一首纯阳益火,救困扶危妙方。

2)方义
温热灵动,彻上彻下,通 行十二经表里内外。消五脏寒积,逐六腑冷凝,除骨脉寒痹,破沉寒痼冷,散寒行气治诸痛。

于大队辛热燥药之中,重用一味山药:性润,健脾和胃益肺,补肾强精益阴。为佐, 滋阴配阳,共奏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之效。

3)功能
①温养先天命门真火,救元阳之衰亡,固元气之厥脱。
②补火生土,化湿醒脾,
③补土制水,而消水肿。
④纳气平喘,安养冲脉;引火归原,制伏奔豚。

4)主治
肝脾肾三阴寒证;
奔豚气;
寒霍乱,脘腹绞痛;
气上冲逆,上吐下泻,四肢厥逆,甚则痛厥;
寒疝;
水肿鼓胀等

2.变化

1)君药附子
①轻症,温养10克,
②大病阳衰,15~30克,
③危重急症,斩关夺门,破阴救阳100~200克;

2)山药30克

3)红参
①平剂,10克,
②急救暴脱,30克,加山萸肉90~120克

4)炙甘草
①平剂,为附子的两倍,
②当附子破格重用时,保持60克

5)肉桂
①平剂10克,
②火不归原,用小量(3克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烂为丸,药前先吞);

6)沉香、砂仁,用小量3~5克。

余药随证酌定。

3.煎服法:
①小剂,加冷水1500毫升, 文火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
②大剂,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750毫升,日3夜1服。

上有假热,热药冷服,偷渡上焦。

(二)病案赏析

1.风湿性心脏病垂危,心房纤颤,心悸气短,端坐呼吸
男,50岁。1978年6月,其奶母之女李某邀诊。
患风心病12年,近2年出现全身肿胀,腹大如鼓,脐凸胸平,下肢烂肿如泥。山医一院诊为“风心病心衰,心功Ⅲ级,心房纤颤”。
心悸气喘,畏寒特甚,盛夏犹穿棉袄。已卧床3月余。

端坐呼吸,面色青惨,唇指青紫。
口鼻气冷,冷汗淋漓,四肢厥冷。
六脉似有似无,或如雀啄,至数模糊。唯下三部之太溪脉尚微弱可辨。
舌紫胖水滑,齿痕多。

腹诊脐下筑动应衣,时觉有冷气从关元穴处由腹正中线向上攻冲奔迫,冲至咽喉,人即昏厥。家属已备棺木、寿衣。

神识昏蒙,似睡非睡。少阴亡阳诸症悉见,唯太溪根脉尚微弱可辨,是为一线生机。

勉拟一方,破阴救阳固脱,得效请服10剂。
附子100克,生山药60克,油桂3克(冲),沉香3克(磨汁对人),砂仁5克,云苓、泽泻各30克,红参20克(另对汁),煅紫石英、生龙牡、肾四味各30克,山萸肉90克,炙草60克,怀牛膝10克,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核桃4枚(打)。

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750毫升,日三夜一服。

患者服药3剂后,奔豚气未发。10余年之心悸亦止,请西医听诊,纤颤消失。
服至7剂时小便增多,日夜可达2千毫升。

食纳增,喘定,可平卧。
全身落屑如脱一层壳,可到户外散步。

服完10剂,水肿全消,精神健旺,秋收大忙时节,给生产队照场。

小结
本方增加了:
煅紫石英、生龙牡、肾四味各30克,怀牛膝10克,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核桃4枚(打)。

煅紫石英,镇心定惊,温肺下气,益血暖宫。控制心脏纤颤。
山茱萸为救脱第一要药。
生龙牡,系固肾涩精,收敛元气。
肾四味、核桃,补肾益元。
怀牛膝,引血下行。

本病将破格救心汤与温氏奔豚汤合方治疗,既温养先天命门真火,救元阳之衰亡,固元气之厥脱。又补火生土,化湿醒脾,补土制水,以消水肿。终达纳气平喘,安养冲脉,引火归原,制伏奔豚之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