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常会发病于农村,原因是这样的

2019年03月15日 8250人阅读

  胆总管结石引起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胃粘膜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损害。此类病人在手术后易发生出血、胆瘘、腹腔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手术死亡率增高。所以对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胆总管结石的形成原因很多样,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研究调查发现,胆总管结石的发病情况,城镇病例以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为主,农村病例则以原发性为主。为什么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容易发病于农村?结石专家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形成原因主要考虑为胆道蛔虫。因为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医疗水平及医疗资源相对较差,在农村更为突出。

  许多山区地方饮水资源严重缺乏,饮食卫生无法保障,而且没有定时驱虫,导致肠道寄生虫感染,在平时大量的腹腔手术中都会发现肠道内存在许多蛔虫。肠道蛔虫上行进入胆道,有的死亡后滞留于胆道,有的排出大量虫卵,有的导致胆道感染粘膜坏死产生絮状沉淀,终成为结石的核心载体,形成胆总管结石。

  综上所述,胆道蛔虫是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的一大原因,防治肠道寄生虫感染不仅是防治原发病本身,而且是防治胆总管结石形成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胆石症高发地区和基层医院做好肠道寄生虫感染的防治宣教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