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真正的癌症“王中王”,胆囊癌你怕了吗?

2020年11月10日 847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专家简介:

钟林,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肝胆外科主任。擅长肝移植,复杂肝胆胰肿瘤诊治及其腹腔镜微创根治。

于洋,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肝胆胰疾病的综合诊疗,尤其是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

导语

唐阿姨今年68岁,有近十年的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一直反复发作。一周前她的胆结石、胆囊炎再次复发,持续中上腹胀痛,自服消炎利胆片,症状无好转,进行性加重。前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就诊,入院检查,腹部彩超提示胆囊结石,胆囊壁毛糙、增厚。

肝胆胰外科钟林教授带领团队充分讨论后,决定行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但术中发现患者胆囊壁质地僵硬,与肝组织也有粘连,快速冰冻病理报告为“胆囊恶性肿瘤”,手术团队遂为患者改行腹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

1、胆囊癌严重吗?

胆囊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恶性肿瘤,具有淋巴结转移早、可直接浸润肝组织、易发生腹腔种植和血行转移的特点。

我们常说胰腺癌是“癌症之王”,五年生存期约7~10%;而胆囊癌的情况更糟糕,5年生存率<5%,平均生存期为5~8个月,是名副其实的癌症“王中王”。

2、胆囊结石真的会引起胆囊癌吗?

胆囊结石是一个最重要、最常见的因素,绝大多数(约80%左右)胆囊癌患者都有胆囊结石的基础。

如果长期存在胆囊结石,一方面会刺激胆囊粘膜不断发生炎症修复和不典型增生;另一方面,也容易堵住胆囊管的出口,使胆汁流出不畅,胆囊压力不正常,此时细菌就可能进入胆囊,刺激粘膜改变,造成慢性炎症。

胆囊结石相关的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癌发生的最强危险因素,炎症反复发作,就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3、胆囊癌好发于哪些人群?

胆囊癌一般好发在60到8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胆囊腺肌症、有先天性胆管解剖(结构)异常等等人群,都是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此外,高脂饮食、吸烟、嗜酒也是诱发胆囊癌的危险因素,胆囊癌早期常无特异性的症状,发现时多为晚期,早发现、早治疗是诊疗关键。

4、如何早期发现胆囊癌?

彩超是首先采用的筛查方法,彩超通常会很容易发现胆囊的一些细小的病变,甚至不到1cm的病变,彩超都可以看到。彩超可以发现病变,有时候不能鉴别具体是哪种病变,这个时候利用CT和核磁可以更清晰的去鉴别开胆囊上的病变。

5、胆囊癌如何治疗?

早期的胆囊癌,比如原位癌和T1a期的胆囊癌,就是黏膜内的或黏膜下的胆囊癌,单纯的胆囊切除就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

对于T1b期胆囊癌,也就是到了肌层的胆囊癌呢,可能会侵袭到肝内的组织,并有淋巴结的转移,这时候就需要做相邻的肝的切除,同时要做淋巴的清扫。这样才能达到一个相对根治的效果。

Ⅱ期Ⅲ期的胆囊癌扩大根治性手术,就是扩大肝脏切除和清扫淋巴结的范围;Ⅳ期的胆囊癌已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可以局部缓解症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