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研究为了临床,学科交叉,留意中医,让病人放心托付

2014年11月24日 598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获得再多的基金,发表再多的论文,甚至是获得"诺贝尔奖",也不如出个比尔·盖茨或是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且也改变了世界,那才真的振奋人心。

       我们的制度值得商榷。真逼着医生一窝蜂都去搞科研了,病人的身家性命又能放心托付给谁呢?难道是基金最多、SCI分数最高的那一个吗?

       近年来,由于医疗环境的恶化,很多医生面对疑难病例时,变得畏手畏脚... 我盼着中国能早日针对医患双方建立严密的保障制度。也许到那时,病人会更加心平气和,医生也会重拾胆气,"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个人的主要成就都与学科交叉有关,如果我不与其它学科的同仁交流,就赶不上"显微外科"潮流;如果我不留意中医,就想不出治疗慢性淋巴水肿的"烘绑疗法",和自制瘢痕膏治疗烧伤病人。需要指出的是,我取得这些成绩,都是在花甲、古稀之年,这固然有特殊的历史情境,也是因为知识、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终于厚积薄发。

       如果你手下有年轻医生,请谅解他们暂时的笨拙,因为在变成"白天鹅"之前,他们只能是"丑小鸭",所以格外需要你的教导。如果你成为研究生导师,请扪心自问,你是"boss"还是"mentor",你会将他们导向何方?如果你成为监管医疗行业的官员,请不要脱下白大褂,就把昔日同行的种种苦处抛诸脑后。

引自:张涤生语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