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帕金森病治疗的五大误解

2020年12月21日 815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运动障碍包括运 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此外还可伴有大量非运动症状,如嗅觉 减退、便秘、抑郁、睡眠障碍等。《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明确提出,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 综合的治疗。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 等。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神经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DBS因其相对无创、安 全和可调控性而作为首要选择。根据临床上所收集的数据来看,部分患者,甚至一些专业 人员对于DBS治疗帕金森病存在误解,这些误解主要有如下5个方面,需要厘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毛薇

误解一 内科病只考虑药物治疗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推荐2.5至4期的患者应尽快接受手术治疗,以便 享受手术带来的高质量生活。当然术后也并不是完全把药物全部停掉,而是通过DBS手术 和药物的最佳配合来调整患者的状态,所以需要内外科医师共同参与帕金森患者的诊断和 治疗,以便更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误解二 晚期才需要手术治疗 一旦早期诊断,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时机,对今后帕金森病的整个 治疗成败起关键性作用。有研究显示DBS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唯一有效的外科方法。《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指出确诊的原发性帕金森患者,以震颤为主, 经规范药物治疗震颤改善不理想,且震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患者强烈要求尽早 手术以改善症状,经过评估后可放宽至病程已满3年以上。虽然术后手术可以明显改善运 动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术后仍需应用药物治疗,但可相应减少剂量。

误解三 年龄较大不适合手术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推荐:对老年患者进行受益和风险的个体化评估 后可放宽至80岁左右;对严重震颤的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这些老年患者可考 虑进行Vim-DBS手术。虽然在植入电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微损伤,但这个过程绝大 多数是可逆的。如果有震颤复发,可以重新调整刺激参数。

误解四 毁损术后不能DBS治疗 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的效果已被公认,但术后可出现脑出血、毁损灶偏移、水肿或 毁损灶过大等引起的并发症。DBS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在不断更新发展, 因其相对无创、安全和可调控性正逐渐取代毁损术。根据目前文献研究显示,以往接受毁损手术的患者是可以再次接受DBS手术治疗的。以往 患者接受的基本都是单侧的毁损术,因为双侧术后会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毁损术和 DBS术未必是同一靶点。

误解五 所有患者都可以DBS治疗 严重认知障碍(痴呆)是DBS手术禁忌症,约40%的晚期帕金森患者合并痴呆,因此术前有 痴呆的患者不建议手术治疗。严重及难治性精神障碍者是DBS疗法的禁忌症,中国帕金森 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建议存在以下情况者不适宜手术: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 且此认知障碍足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难治性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明显医学共存疾病影响手术或生存期。此外,帕金森病叠加综合症是手术疗法的禁忌 证。其余如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普通外科手术的禁忌证也是应当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期推送内容转自“健康报”,著作权和署名权归原作者所有。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相关 的,请务必前往专科医院就诊,寻求专业意见。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