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再生育二胎“准爸爸”应重视的那些事

2017年02月05日 52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年龄因素是影响精子和卵子质量、受孕率和胚胎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再生育二胎的夫妇目前普遍遇到的问题是生育年龄偏大,精子和卵子在发育过程中容易发生非整倍染色体和移位等异常情况,引起自然流产或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因此,再生育二胎的夫妇必须进行孕前保健知识普及和孕前医学检查,由专业机构提供健康状况评估、孕前指导等保健服务。准备怀孕前男方应做好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生理和心理、饮食营养、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准备。夫妇在孕前应了解生育基本知识,如生命的孕育过程等,在心理上,学会自我减压,保持平和的心态,压力过大、抑郁、焦虑都会影响男性内分泌从而影响受孕。饮食上,要合理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多吃鱼虾、瘦肉、鸡蛋、大豆及其制品等。注意补充叶酸、碘、铁、钙等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锌和硒,它们是精子生成过程中必备的养分和原料。一般来说,锌普遍存在于牛奶等奶制品中,而黑豆、黑米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硒。此外,绿色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E等也利于精子发育,所以切不可挑食偏食。同时准爸爸在生活上,作息要规律,不要熬夜,性生活也要规律。孕前至少3个月戒烟酒,合理选择运动方式,适量进行有氧运动。避免接触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减少使用电脑、手机、微波炉等电器。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或精子正常发育的药物。有慢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应积极治疗使病情控制有利于怀孕。准备怀孕的夫妇不宜居住新装修的房间。最好在准备怀孕前三个月到医院进行孕前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专项检查。体格检查:按常规操作检查,包括对生殖系统的专业男科检查,比如有无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炎、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等。常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等,必要时进行性激素、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专项检查:精液分析:包括精子数量、活力、畸形率等指标,检查前需禁欲(不同房)3至7天。地中海贫血筛查:建议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等地)的育龄夫妇应进行筛查或基因分析。引起胎儿感染的传染病及性传播疾病:如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Ⅱ(俗称“优生5项”)、乙型肝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等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用于遗传性疾病比如染色体病的检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