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出现这些问题正常吗?

2019年01月03日 1012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其精确化、个性化的常规操作技术,使得关节置换的效果更加出色。是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膝关节疾病患者终极治疗方法。

  看病时要带齐哪些资料?以方便医师为是否需要手术做出判断?

  如果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首先需拍一个站立位下的膝关节正侧位X光片和髌骨轴位片,进行手术前还需一个双下肢的全长片,如果当地医院不能完成这些检查,建议到我们医院来做。如果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的话,建议将相关资料都带过来。



timg(16).jpg

  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出现这些问题正常吗?

  1、全膝置换术后,由于支配手术切口外侧皮肤的神经皮支再生导致伤口周围出现“麻木感”、“过电样”传痛或“针刺样”疼痛,上述症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起居和康复训练的进行,往往半年后消失。

  2、术后6-10个月内,患膝关节常有发热或发烫,这是由于身体对假体的反应或者功能训练过程中膝关节活动刺激一起的炎症反应所致,这不是细菌感染造成的,但患膝具有红肿热痛等特点,少量关节积液有利于关节活动时发挥润滑作用,上述症状可以逐渐消失,恢复正常。如果患膝有明显的肿胀、发热、发红或者大量积液时应当引起注意,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判断是否有术后晚期感染存在。

  3、术后康复过程中,随着训练强度和频率的增加,一些患者可出现夜间患膝关节酸痛,早晨起床时膝关节活动发僵,这种现象尤其容易出现在白天较大的活动量后。这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疼痛程度与患者术前膝关节的功能状态有关,患者术前病情越重,因训练引起的疼痛可能就越明显。如果白天活动及锻炼较为剧烈,晚饭后可以口服一篇如西乐葆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抑制软组织水肿和疼痛。在排除其他并发症的基础上,患者应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通过积极联系,达到最佳的功能康复,

  长期受骨关节炎困扰的患者一部分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失眠情况,这种病人在术后早期时,夜间对于疼痛的敏感度增加,加之失眠,会较严重的影响患者对于术后疼痛的主观感受,这类患者往往术后早期的夜间非常痛苦,建议用较强效的抗焦虑和抗失眠药物要协助渡过困难关。

  4、术后6-8周内,患者经常感觉手术切口周围“发紧”,像一个金属箍套束缚的感觉,这主要是是由于术后瘢痕形成导致的,通过功能锻炼逐渐“拉开”松解或瘢痕软化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5、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只有日常活动能够自理而且无关节疼痛症状,关节屈伸周可以达到预期程度,就可以认为达到治疗效果。术后早期关节僵硬,多属于正常范围,通常在6-8周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到术后3个月后其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引起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很多,除了软组织瘢痕形成及未恢复的软组织水肿外,还与关节周围的肌肉没有完全恢复有关,这种症状往往在早晨刚下地走路时最为明显,关节僵硬症状是否缓解可以作为评定康复效果的一个指标,上述时间内出现都属于正常现象。

  6、膝关节术后活动过程中常有“咯啦声”,这种声音一般是由于新安装的假体周围软组织仍然松弛,肌肉无力,缺乏足够的力量维持平衡。假体在术后的过程中,特别是髌骨与股骨踝假体间有碰撞时,就会出现上述响声。这种响声很少伴有临床症状,但会引起患者的心情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软组织自身修复平衡之后,咯啦现象会逐渐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

  7、术后晚期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人工关节的彻底失败。感染的症状一般为患膝关节局部明显发热、发红、局部肿胀、疼痛明显。当患者感冒或者其他部位急性感染时,应当给予抗菌素预防感染的发生;如果发现患膝局部红肿或者有“红包”突起时,应先静点抗菌素,并且立即到医院就诊,千万别到非专业诊所,以免延误病情或出现错误的治疗。

  总之,上述现象属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和功能训练中的正常反应,患者不必对此过分担心,以致于丧失进一步进行康复治疗的勇气和信心,影响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在出院以后除了利用门诊复查机会听取专业医生对假体及患肢功能恢复的评估意见外,对于晚期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应当及时想专业医生咨询来做出相应的鉴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