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核黄素/UVA角膜交联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探讨

2019年01月11日 89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摘要:目的:核黄素诱导的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可以显著增强角膜的生物力学强度,治疗圆锥角膜取得理想效果。照射过程中紫外线可以破坏病原微生物的NDA、产生的负氧离子可以杀灭病原体,同时角膜交联度增加后可以抵抗胶原酶的融解,认为该技术可以用于感染性角膜疾病的治疗。我们用核黄素/UVA角膜交联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真菌性角膜溃疡7例,定期随访观察,客观评价其治疗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7例,通过医院伦理、签署知情同意,行核黄素/UVA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 波长为370nm,能量密度为3.0mW/cm2, 照射距离为5cm,照射时间为30min,照射过程中每2min点1次核黄素,术后继续用那特真点眼。结果:术后一天症状减轻、溃疡面积缩小,术后1周2例临床治愈,术后1月6例症状消失、充血减退、溃疡愈合,1例术后无明显疗效,行穿透性角膜移植,随访观察3月未见有白内障、角膜内皮损害发生。结论:核黄素/UVA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安全、有效,但对严重感染如溃疡面积大、全层感染病例疗效不佳。山东省立医院眼科牟国营

关键词:核黄素,UVA,角膜交联,真菌,溃疡

附典型病例1例:

沈XX,女,46岁,住院号:6018465。2月前被植物划伤左眼,出现畏光、流泪、疼痛、视力下降,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给予那特真、氟康唑、泰利必妥等眼药水,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于2011年11月18号来我院就诊,检查见混合充血、角膜下部1/2水肿、混浊,深度达全层角膜,前房积脓,拟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由于暂无供体,经于患者和家属协商,签署知情同意书,于2011年11月27号表面麻醉下行核黄素/UVA角膜交联术,VUA波长为370nm,能量密度为3.0mW/cm2, 照射距离为5cm,照射时间为30min,照射过程中每2min点1次核黄素。术后3天见溃疡面积明显缩小、角膜透明度增加,术后1周溃疡基本愈合,于2011年12月12日出院。术后1月复诊见角膜溃疡愈合,下方见新生血管长入瘢痕区。视力由FC/10cm恢复至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