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内分泌功能紊乱,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2021年04月30日 969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今天去学校接孩子,我家儿子竟然比同龄孩子矮了1个头!”

“孩子2年前的衣服都还能穿,个子怎么就不见长呢?”

“女儿今年才7岁,乳房怎么就开始发育了呢?”

“开始发育就长不高了,这可怎么办啊?!”

……

生活中,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是否曾与您聊起过这些话题?您自己是否也曾亲身感受过由这些困惑所带来的不安与焦虑?

近年来,由于上述现象到儿童内分泌科就诊的情况也越来越多。那么,这些现象到底与哪些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关呢?这些疾病对儿童的健康到底有哪些不良影响呢?

在今天的科普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系统疾病,帮助大家更好的去了解内分泌功能紊乱对儿童健康带来的影响及危害。

 

一、身材矮小症

身材矮小症,是指孩子的身高与TA同种族、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比,身高低于2个标准差或小于第3百分位数[1]。简单理解,就是100个同种族、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从矮到高排,排在第1和第2的就可以称为是矮小症了。这些孩子,就是父母眼中那些“比同龄孩子矮了1个头!”、“好几年都不长个也不用换新衣服”的孩子。

影响儿童身高增长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父母的遗传,其次还包括母孕期宫内环境、其它各系统的慢性疾病及重大疾病、内分泌激素水平、睡眠、运动及营养等等。我们的骨骼发育是一个无法逆转、“一去不复返”的进程,骨骼一旦成熟了,孩子的身高也就定型了。而身材矮小,在儿童期可能导致孩子不够自信,严重时甚至引起自卑情绪,至成年后对工作、社交也会带来一些影响。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身高增长可能存在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科就诊,由医生通过专业的判断明确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才能根据病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二、性早熟

正是春暖花开时,春天是万物生发的时候,孩子们的青春发育启动似乎也最常发生在这个季节。每年到了此时,厚厚的外套和毛衣脱下了,妈妈们惊讶地发现,“女儿今年才7岁,乳房怎么就开始发育了呢?”,内心十分焦虑,“开始发育就长不高了,这可怎么办啊?!”

确实,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儿童青春发育启动的年龄出现了逐年提前的趋势。以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看,现今女孩乳房开始发育的启动时间平均在9-10岁,而男孩睾丸开始发育的启动时间平均在10-11岁。当女孩乳房发育启动年龄或男孩睾丸发育启动年龄显著提前时,就是性早熟了。性早熟是指女童8岁前、男童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如乳房发育、阴毛及腋毛出现、睾丸发育等等[1]。

性早熟的病因十分复杂,与遗传及环境都有关联。性早熟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年终身高受损、月经过早来潮及随之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等。因此,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表特征以及青春期发育情况,“莫让花儿开得太早”,一旦有疑问,一定要请儿童内分泌科医生帮助鉴别和判断。

 

三、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因有甲状腺发育不良(75%)、甲状腺激素合成异常(10%)、下丘脑-垂体性促甲状腺激素缺乏(5%)、一过性甲减(10%)[2]。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代谢水平低下(比如体温低、畏寒、脉搏弱、呼吸缓慢、食欲差等)、体格发育迟缓(比如生长速度慢、身材矮小等)和智力发育障碍(比如智力发育低下、认知能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记忆力及注意力下降等)。在早年,新生儿筛查技术应用还不广泛,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最后导致智力发育不可逆受损及身材严重矮小,称之为“呆小症”。现如今,由于新生儿筛查技术的广泛推广及应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能在生后1周内被有效筛查出来,并且在生后4-6周之内开始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显著改善孩子的预后,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及身高增长。

家长们有时会担心一旦确诊用药之后,孩子就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制剂进行治疗,从而对治疗产生不必要的畏惧心理,甚至讳疾忌医,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首先,甲状腺素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药物,正所谓缺啥补啥,正是因为孩子缺了,所以才给他补,合理剂量的治疗并不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反而可以挽救孩子可能即将受损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其次,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终身服药治疗,一部分孩子考虑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话,可以在2-3岁时尝试停药,最终也有可能可以从此不再用药。

因此,新手爸妈们一定要严密关注新生儿筛查的结果,万一有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间,追悔莫及。

 

四、儿童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是由于长期摄入量超过人体的消耗量,使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营养紊乱性疾病。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0%,就可以诊断为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会给健康带来许多潜在危害。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影响体形,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严重负担;还会引起血糖、血脂指标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是导致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者甚至可能在儿童期就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因此,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督促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同时要定期带孩子体检,以降低儿童肥胖症以及由肥胖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五、儿童糖尿病

您是否也曾笃定地认为,糖尿病是老年人的专属?而事实上,儿童也可能患上这样的“老年病”,并且甚至可能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

不同于成人常见的2型糖尿病,儿童时期的糖尿病主要是1型糖尿病。目前认为,1型糖尿病主要还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孩子的身体产生了一种抗体,这种抗体会攻击TA自身的胰岛细胞,使得胰岛细胞不再能分泌降低血糖的胰岛素,从而引起血糖过高。

而2型糖尿病也不是成人的“专利”,正如前文所述,儿童长期体重增长过快引起的肥胖症,严重者也可能在儿童期就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提高,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由于染色体、基因等遗传学信息异常所导致的糖尿病,称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在儿童中偶有发生。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都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当孩子出现这些临床表现时,家长就应警惕孩子是否可能存在血糖的异常,需及时带孩子进行血糖测定。糖尿病未及时发现或血糖控制欠佳,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侏儒、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肾病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病情严重时甚至危及孩子生命[3]。

为最大程度地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一旦出现“三多一少”,家长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科就医,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写在最后

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儿童内分泌系统功能十分复杂,通过今天的介绍,希望您对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已有初步了解。

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异常火爆,时常“一号难求”,那么当怀疑孩子可能存在内分泌问题时,应如何顺利预约就诊呢?诊前如何准备孩子的基本信息、诊中如何有效沟通、诊后又该如何预约复诊?下一篇,我们将为大家推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就诊攻略,期待能对您有所帮助。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360图库)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 儿科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 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J]. 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 (11): 967-970.

[3]  巩纯秀, 杨秋兰.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版)解读.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 25 (11): 850-85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