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肌肉痉挛】腿脚抽筋只是因为缺钙了吗?NO!

2019年12月12日 83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很多人抽筋就立马想起了缺钙,通过吃钙片喝牛奶症状有时候却一点也不见好。其实这抽筋,可不全是因为缺钙造成的! 抽筋,正式名称叫做「肌肉痉挛」。发作时,肌肉不自主、无征兆地过度收缩,产生压榨样的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十秒,而后可自行逐渐缓解,有时候局部会残留痛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沈炜亮

● ● ●

什么情况下更容易抽筋?

1. 缺钙

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一致,缺钙是抽筋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一般来说,儿童成长期、孕妇以及老年人,因为钙需求量增加或钙质吸收能力减弱,容易缺钙,而常受到抽筋的困扰。

2.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或存在血栓时,血液循环受阻不畅,局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生理机能发生紊乱,会引起下肢发凉、麻木,休息后会好转一些。严重的可有持续性疼痛。

因为血流不畅,无法及时带走代谢的「废物」,因此也时常会发生抽筋疼痛。

3. 出汗过多

出汗多,水分和钙、钾、镁等电解质大量丢失,机体内环境紊乱,也容易发生肌肉痉挛。

这一点常见于过度运动之后。

4. 体弱疲劳

运动过度,特别是无氧运动,会导致肌肉在短时间内持续收缩,并产生代谢废物。

没有及时拉伸、放松肌肉,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就很容易刺激小腿抽筋。

老年体弱,肌肉力量差,机体代谢功能减退。这也是为什么,相比于年轻人,中老年朋友更容易抽筋。

5. 寒冷刺激

寒冷是抽筋的常见诱因,可直接刺激引起腿部肌肉强烈收缩和血管突然痉挛。

6. 局部压迫

过重的被褥压在脚面,或姿势不佳,压迫腿脚,会引起肌肉「被动挛缩」和血供不足。

7. 某些疾病导致

某些先天性疾病或神经损伤,如中风、癫痫、破伤风等,会使肌肉失去神经的正常支配,过度兴奋,而容易痉挛抽筋。

● ● ●

这样应对抽筋

一般抽筋危害小,及时处理多数能即刻缓解。

但如果反复发作,则建议去医院检查,排除血管、神经的器质性病变,以免延误病情。

抽筋了怎么办?

「反其道而行之」——朝肌肉收缩的相反的方向用力,并持续 1~2 分钟,即可收效。

比如,小腿肚抽筋,可坐下或靠墙,双手扳脚尖使脚趾上翘,接着尽量伸直膝关节。

热敷或轻度按摩,也能放松肌肉。

● ● ●

预防抽筋有技巧

1. 补钙

晒晒春日的太阳,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色绿叶菜。

2. 驱寒保暖

没有下肢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的朋友,在睡前,可以用温热的水泡泡脚。初春,晚上还是会冷,把被子盖暖和。

3. 改善血供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消除引起血管管腔直径变小的因素,减轻体重。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脂质代谢等药物,同时需要积极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4. 适当按摩

每日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 规律锻炼

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和运动,改善血供,增强肌肉收缩能力。活动前注意热身。

看完文章,不知道是否对自己抽筋的状况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希望各位通体舒畅、活动自如、健健康康!

二次整理者:阮登峰/沈炜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运动医学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关节外科;

浙江大学骨科研究所;

浙江大学李达三·叶耀珍再生医学发展基金;

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再生医学工作组;

本人专业诊治范围:
1,肌腱病&肌腱/韧带损伤:肘-网球肘;肩-肩周炎,肩袖损伤;膝-弹跳膝,跑步者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踝-跟腱炎,跟腱断裂;手腕部-腱鞘炎;筋膜炎
2,再生医学技术治疗运动系统疑难杂症,包括: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的修复、重建和再生;
门诊类型:肌腱病专科门诊!

致谢:2017-03-22殷浩 丁香医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