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2018年07月16日 736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家长关注的“大问题”,尤其是现当今社会、身高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升学、就业、婚配等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家长为了孩子长高不惜代价,四处求医。为了让您的孩子长的高,对于父母来说,重要的是掌握孩子身高增长的规律及影响生长的因素,以便早期发现孩子身高的异常,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或干预措施。平度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刘念贵

    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孩子不同时期身高增长不同,一般来说,出生时平均身长大概50厘米左右。人的生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是婴幼儿期,即出生后至2岁,一般身长第一年增长25cm,第二年增长10-12cm,第二年以后每年5-7.5cm的速度增长,2-10岁小儿身高的计算公式为:年龄×7+70cm;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期(女孩10岁以后,男孩12岁以后),此时身高猛长,每年可增长8-10cm。男孩共长高20~30厘米,女孩子共长高15~25厘米;青春后期,身高增长逐渐减缓,一般女孩子在16岁、男孩子在18岁后,身高增长即停止。家长可以对照以上规律,或者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一旦发现明显低于同龄儿平均水平,就应及时去医院咨询相关专家。

 

影响生长的因素

1)遗传因素。孩子最终身高的获得,有70%归因于双亲体高的遗传,也就是说,至少有30%的因素不属遗传因素控制,这些因素包括营养、环境、疾病等等。而且同样来自父母的基因在传给下一代时,会引起不同的表达,从而产生在同一家庭的子女中身高各有不同。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个子高,就以为孩子身材一定会高,或者因为自己个子矮,就以为 孩子将来一定长不高,从而错过治疗时机。

 

2)体质性生长延迟。有些儿童,出生时一切正常,生后头几年(2—3年)身高营养状态也正常,但在别的孩子都进入青春发育期,这些孩子的身高增长并无加速,性发育延迟,女孩14岁、男孩15岁仍未出现第二性征。但当其他孩子停止生长或生长减慢之后,这些孩子却出现身高猛长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民间俗称“晚长”。这可能是由于正常青春期促性腺激素的激发作用延迟所致,一旦这些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便会出现身高的加速,性腺的发育,最终达到正常儿童身高水平。

但生活中往往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偏矮便总想着孩子是属于“晚长”,不去医院检查 一直在等待,等到孩子成年也没有再长高,才后悔不已。

(3)性早熟。有些女孩在8岁以前时乳房开始发育,男孩9岁以前出现睾丸增大,生长加速,在同龄儿童中“鹤立鸡群”,比同龄孩子高,但当别的孩子开始长个子,他却停止不长了。这种情况属于“ 性早熟”所致,家长不要盲目乐观。因为性发育提早的孩子,骨成熟也加速,骨骺提前闭合,他的增长有效期便大大缩短,最终导致成年后的身高比正常孩子矮。

 

(4)疾病影响。引起身材矮小常见疾病如下:甲状腺功能低下(出生后即表现声音嘶哑、喂养困难、腹胀便秘、黄疸延长、面部虚肿、智力低下、生长落后等即呆小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表现自幼生长落后,面容幼稚,身材匀称矮小,最终身高一般在135厘米左右。多数患儿有难产如臀位、足位分娩,出生窒息等病史);染色体疾病,多见女孩,常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该病表现生长落后,到青春期性腺不发育等最终身高140厘米左右;特发性矮小即不明原因的矮小;软骨发育不良(为身材不匀称性矮小,表现头大、躯干部厂、四肢短粗等体征,最终身高140厘米左右);出生低体重(即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长期营养不良和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均可引起身材矮小。

5)促进长高的三大处方——营养、运动和睡眠。充足的营养是长高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蛋白质、钙、锌等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要注意科学喂养,均衡饮食,切勿偏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牛奶既含高蛋白又含高钙,是促进长高的最好食品,每天250~500ml,吃1-2两个鸡蛋、适量的瘦肉、鱼、蔬菜和水果等。运动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尤其是弹跳运动可刺激骨骼增长,因而应让儿童多做户外活动。充足的睡眠是长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熟睡1小时后出现,所以,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应合理安排时间,白天适当锻炼,安排好功课,不要熬夜,否则影响身高。

对家长来说,如何知道孩子的身高还能否生长,最可靠的方法是拍腕骨片,做骨龄测定,如果骨骺线已闭合,那么即意味着生长已基本停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