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古希腊医学

2016年09月22日 502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古希腊医学主要以意大利半岛东南部地中海沿岸为中心。当时希腊由较多个民族组成,希腊医学除吸收埃及、巴比伦和亚述的医学以外,还有小亚细亚西部的米诺亚(Minoa)民族的医学。米诺亚民族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地中海沿岸繁荣过,据考古学者研究,那是当时一个比较先进的民族,文明程度较高。虽然他们后来被希腊人征服,但是他们的民族文化并没有被消灭,而且对希腊医学产生一定影响。比如米诺亚民族曾经以蛇作为宗教上的一种符号或表征,而希腊人则以蛇作为医学的象征,这就是希腊医学受米诺亚医学影响的一个佐证。此外,米诺亚人使用的一种排水装置,以后发展为希腊医学卫生设施的一部分。

       大约到了公元前6世纪,希腊进入发达的奴隶制社会,哲学在希腊得到空前发展。人们力图从哲学角度说明宇宙的本质和来源。很多哲学家都是各科学者,他们从事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不满于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神创造的观点,进而寻求比较科学的解释。譬如,比利图人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4世纪),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依他的见解,水是一切物质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中较著名的还有赫拉克利特(Heracletus,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前370年)。前者以为火是万物的本源,万物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他有句名言“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认为宇宙的本质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神灵,宇宙是物质的。根据德谟克利特的理论,物质是由极小的原子(Atoi)构成的,这些原子在不断运动着,时而结合,时而分离。他用各种原子的离合来解释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这种观点给予那些“神与宗教主宰一切”的理论以致命打击,因而德谟克利特是一位最出色的、唯物的无神论者。德漠克利待在写信给他同时代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时曾说过;“人们用祷告问神求健康,而不知道自己拥有保持健康的方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促进了以后科学的发展。其次,另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83——前423年),提出一切物体都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即火、空气(风)、水和土(地),这四种元素以不同数量比例混合起来,成为各种性质的物体,与我国的五行学说类似。恩培多克勒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著名的医生。他认为肌肉的形成是由于四种元素等分量的混合,神经由火和土与双倍的水结合而成,动物指甲的形成是神经与空气接触表面受冷的结果。骨格由两分水、两分土和四分火混合而成。汗和泪是由一部分血液变来的,这血液被温度搞得流动性较大、更精细,因而能够流淌出来。希腊哲学家中,出色的还有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1ato)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Ie)。

       其中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与医学和生物学有密切关系,他是古代著名学者,许多作品流传至今。亚里斯多德虽然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却也未能摆脱奴隶所有者的偏见,极力维护奴隶制度。亚里斯多德17岁时,就成为柏拉图弟子,至公元前347年帕拉图逝世,他移居小亚细亚,在这里主要从事生物学研究。他集古代科学之大成,后世生物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以他的发现为基础,他有关生物学的论述,至今被人们称赞。他在著作《自然之阶梯》中,已提出类似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关于发生和遗传提出了一些论据。他虽然未曾实行过人体解剖,但曾检验过不少动物的尸体。可以说,亚里斯多德开始了简单的比较解剖学。他曾以此详细论述了动物的内脏和器官,所使用的说明图,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有记录的解剖图。他用于记录子宫的英文名称,被稍加改动沿用至今。他在解剖学方面,记述过动物“胃反刍”现象;对于某些鱼类也曾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对于大静脉的分支和哺乳动臂部的表浅血管也留下相当准确的记载,且指出多数静脉与动脉相伴行;他还介绍了节肢动物的生殖器官和消化器官。尽管如此,亚里斯多德对生理学缺乏理解,不能将静脉与动脉作适当区别,也不能正确判断感觉器官、神经、脑髓间的关系。他错误认为脑髓不是重要器官,心脏才是重要器官,是感觉活动的根源。这一点很与古代中国的观念相似,也可能与埃及有关系。在亚里斯多德以前,柏拉图曾认为脑髓是思想、感觉的中心,而亚里斯多德则认内心脏是思维的中心。在他看来,脑仅起到冷却的作用,只是防止心脏过热罢了。他对发生学有着浓厚兴趣,而且以发生学为研究手段,进一步从事胎生学研究。他的最重要胎生学研究是以鸡雏做研究对象,这一选择是非常高明的。由于他的观察,人们才知道鸡卵在孵化日第3天即有所表现。亚里斯多德对于动物生殖的见解,一直影响到17世纪的哈维(W.Harvey 1578——1650)。从亚里斯多德生命观出发,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精神、灵魂是否存在。他认为生物体内的精神是给予形态的东西,即先有精神,后有物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他曾给生命定义为“生命乃是自动营养、自动成长、自动死亡的力”。他认为生命要素有三种:最低是营养与繁殖,其次是感觉,最高是智力和精神。亚里斯多德物质构成的观点,同恩培多克勒相同,认为一切物质由四种元素构成:即土、水、火、风,以各自不同的比例结合而成不同的物质。四元素学说得到后人的继承和发展,化学家波义耳曾反复论述这种观点。亚里斯多德学派在生物学方面的贡献,由他的弟子们继续发展。

       希腊医学中具有科学精神的是以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37年)为代表的一派。

       希波克拉底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对这一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后人知道的并不很多。他大约于公元前460年生于科斯(Cos)岛,家世业医,父亲和祖父都是著名的医生。据传说他父系家族的祖先是医神Aesclapius的后代,母系家族是Hercules(希腊神说中的大力士)的后代,这与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神农很相似。希波克拉底年轻时受到家庭影响,以后巡游各地兼行医,讲述医学知识,他的足迹遍布小亚细亚的各个都市。后来在科斯学校中做了—名教师,讲授医学课程。逝世在杰散里的拉里撤。后人推算,希波克拉底约死于公元前377年,生活了近百年。现在保存下来的Hippocrates雕像不一定是他本人的真实雕像,很可能是根据希腊人的特征,塑造出来的,使得这幅冷峻、严肃的面孔流传后世。今天我们要想知道希波克拉底的详细情况,可以阅读《希波克拉底文集》。这本原著是在托勒密(Pt01emy)国王命令下,由亚历山大地区的学者们在公元前3世纪末汇集而成,共60篇。至于全集中哪些为希波克拉底的手笔,哪些是他的弟子们所撰,这一点很难分清。据说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在希波克拉底以前所写的文章,但这篇誓言充分体现了希波克拉底学派的医学道德,其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 …… 视业师如同父母,终生与之合作。如有必要,我的钱财将与业师共享。视其子弟如我兄弟。彼等欲学医,即无条件授予。……尽我所能诊治以济世,决不有意误治而伤人。病家有所求亦不用毒药,尤不示人以服毒药或用坐药堕胎……凡入病家,均一心为患者,切忌存心误治或害人……凡不宜公开者,永不泄漏,视他人之秘密若神圣……”

       此外,在医生的培养方法上,希波克拉底提出“无论任何人,要获得完全的医学知识,必定具备以下特长:天赋的性格,有教养,适于学习研究的环境,而且要勤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谓天资。他认为若是天资愚蠢,则任何事业都无望。若具有上进的天资,则医学之教导就不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志于医学的学者,必须在医学教育的适当之处,自觉开始学习经常思考,以适应医学教育的本质之道,为使他日能获完美之结果,必须养成勤勉、忍耐之性格”。这是希波克拉底认为培养一个医生应具有的条件。在《希氏文集》中治疗疾病方面如外科关于骨折、脱臼、头部损伤都留有详细记载,而且记载了当时盛行的穿颅术;外伤治疗注意保持清洁和干燥,对丹毒、破伤风、坏疽等感染疾病也有记载。还观察到一例脑损伤,可引起对侧肢体麻痹。如左侧大脑受损,右侧肢体麻痹。书中还记述了有关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绷带的使用。《希氏文集》中,已考虑到患者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对著名的希被克拉底面容也有清楚的记载。在《希氏文集》的“箴言论”一节中,收录了许多经典格言。如生命短、医术长;学说如没有实验做基础,就等于无根之花;还提出中风的好发年龄是40~60岁;黄疽病人发生肝脏硬化,提示愈后不良。据推测,这些记载是公元前380年左右,年迈的希波克拉底总结他毕生的治疗经验写成的。《希氏文集》的另一特点是对疾病发生的经过注有简明的记述。例如一位患喉部疾病的妇女,她的病情记述如下;痛苦始于舌端,发音含糊、舌质红、干燥。第一天先发冷后发热;第二天到第三天恶寒,急性发热,颈胸两例肿胀,四肢冰冷苍白,呼吸急促,饮食可从鼻腔逆流而出,不能下咽,无尿,第四天病情恶化;第五天死亡。由这段病情记录,可看出病情发展的详细经过,这一特点同中国汉代记载的病历相仿。希波克拉底对手术医生也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如术者的指甲不能过长,应练习使用指端的动作。实施手术必须具备技巧、敏捷、优雅、减少病痛的条件,也应该叮嘱手术护士将施行手术的部位充分暴露,环境要安静,还要使患者保持一个既利于手术又舒适的体位。

       希波克拉底在他自己从事的医学范围内,基本上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和他的学生将四元素理论发展成为“四体液病理学说”。他认为有机体的生命决定于四种体液:血、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原始本质的不同配合是四种液体的基础,每一种液体又与一定的“气质”相适应,每一个人的气质取决于他体内占优势的那种液体。如热是血的基础,来自心,若血占优势,则属于多血质。四种液体平衡,则身体健康,反之则多病。参见四体液病理学的模式图。

       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思想家自发的辩证观点,倾向于从统一的整体来认识机体的生理过程。比如他说:“疾病开始于全身……身体的个别部位立刻相继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腰部引起头部的疾病,头部引起肌肉和腹部的疾病……,而这些部分是相互关联的……能把一切变化传播给所有部分”。希波克拉底还注意外界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有比较明确的预防思想。他教导年轻的医生,进入一个没到过的城市时,要研究该城市的气候、土壤、水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做为一个医生,只有预先研究城市中的生活条件,才能做好戏市中的医疗工作。希波克拉底的治疗原则是,要求医生不要妨碍病理变化的自然过程。希波克拉底重视饮食疗法,也不忽视药物治疗。在《希氏文集》中收集了数百种药物,包括藻粟、天仙子、曼陀罗花、鼠李皮等。由《希氏文案》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4世纪左右,西方医学已逐渐摆脱迷信的外衣,产生了一个比较合理,而且近乎科学的体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