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临床肝炎疾病是怎么进行分类的?

2018年03月06日 87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我国将病毒性肝病分为甲、乙、丙、丁、戊这五种。有些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面积很大,如甲型肝炎可以通过河流传播;有些病毒很隐蔽,潜伏很深,如乙型肝炎;有些则可造成数万人的“大流行”,是戊型肝炎。肝炎是肝脏发炎的一种明显症状,它的出现对患者的危害极大,而且此病比较顽固难以治愈,因此不幸患病后康复希望非常渺茫。肝炎之所以这么难治,这不仅因为肝炎病情复杂变化多端,而且还因为肝炎分类非常多,如果大家不对症进行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因此治疗之前,大家一定要对肝炎的临床分类进行详细了解,这样才能有望康复的,接下来看具体介绍吧。
第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甲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甲肝病毒耐热、耐寒、耐酸的特性使任何人随时都可能感染上甲肝病毒,尤其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感染率约为80%。患甲肝时造成肝细胞损害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黄或腹痛等。
第2、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在我国流行是非常广泛的。患乙肝后的症状轻重不一。有的患者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只是通过体检和化验才被发现。典型的症状有易疲劳,乏力,进食量减少,恶心,厌油腻食物,腹胀气,两肋下疼痛不适等。部分患者病初有发热,皮肤巩膜(白眼球)黄染,尿色呈深浓茶水样。
第3、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于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它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患了丙肝后,临床表现常很轻微,如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不适,少数人有黄疸等,甚至有人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急性丙肝经治疗半年仍不能痊愈者则可进展为慢性阶段。
第4、丁型肝炎简称丁肝,它主要特殊之处在于它自身不能单独发生,往往与乙肝共同存在,医学上称为“双重感染”。丁肝和乙肝的这种特殊关系,主要是由丁肝病毒的特性所决定的。丁肝病毒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丁肝病毒自身不能产生病毒外膜,而需借助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才行,也就是说,丁肝病毒的外膜是乙肝病毒的外膜。因此,丁肝病毒不能单独感染肝细胞,必须有乙肝病毒存在才能够致病,或者说,丁肝病毒需要依赖乙肝病毒才能引起丁肝。
第5、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肝病毒引起的,是以肝脏炎症坏死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和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疽。戊肝主要经口感染。绝大多数戊肝病人可在发病后6周之内恢复,很少转为慢性。孕妇感染戊肝病毒后,病情重,尤其在妊娠晚期感染的病人,约70%可发展为重型肝炎,死亡率高达10%~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