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房颤的一般知识

2016年08月29日 147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健康人的心脏是怎么工作的(什么是正常的心脏节律)?

       健康人心脏的激动是从窦房结开始的,窦房结具有自动节律性,发出节律整齐的激动(60~100次/分),然后激动依次通过心房、房室结传至心室,使整个心脏按顺序规律协调的收缩与舒张,从而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种心脏节律称为窦性心律。因此,窦性心律也就是正常的心脏节律。

2.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本质是心房内的一种电学异常。相比窦性心律时心房协调的收缩与舒张,房颤时心房各部位呈现出一种快速紊乱的电活动,心房激动的频率(心房率)高达350-700次/分且不规则,此时心房肌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从而使心房丧失了正常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幸运的是由于房室结的过滤作用,这些高达数百次的心房激动并不能全部传导至心室。虽然如此,心室激动的频率(心室率,即我们常说的心率)仍可达到100-160次/分,远快于正常窦性心律,而且节律也绝对不规律。

3.房颤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有多少?

       研究证实房颤的成人患病率接近1%,而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急剧升高,在75岁以上人群已经接近10%,据此估算我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房颤患者。

4.房颤有哪些病因或伴发因素?

       房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与房颤相关的疾病或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合并其它类型心律失常、酗酒或嗜酒、长期精神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事实上很多房颤患者临床检查未发现任何已知的基础心脏病,也无其他常见诱发房颤的原因,这种房颤又被称之为特发性房颤,约占房颤的6-15%。只有极少数房颤患者,在诱因去除后房颤消失,大多数房颤患者即便基础疾病得到良好控制,房颤仍然持续或再发。

5. 房颤有哪些临床表现?

       ■ 心悸――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

       ■ 乏力――体力疲乏或者劳累

       ■ 出汗――阵发性房颤发作时患者可出现全身出汗

       ■ 多尿――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多尿

       ■ 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 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 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

       ■ 血栓栓塞――造成局部组织缺血,严重者造成脑中风

       ■ 诱发或加重并存心脏疾病的症状――如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 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率、心功能、伴随的疾病以及患者的敏感性

       ★ 虽然一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房颤的危害,特别是血栓栓塞的风险仍然存在!

6. 房颤有哪些类型?

       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持续时间以及对复律治疗的反应,目前将房颤分为以下类型:

       ■ 阵发性房颤——房颤反复发作,但每次发作均可在7天内(多在48小时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 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发作至少7天以上,往往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

       ■ 长病程持续性房颤——房颤的持续时间已经超过1年

       ★ 无论何种类型的房颤,发现、诊断和治疗的越早,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机会就越大。

7. 房颤有哪些危害?

       ■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心率快和节律不整齐可使病人感到心悸、胸闷、出汗、乏力、头晕,甚至昏倒,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对房颤多伴有焦虑及恐惧心理。有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低于冠心病患者。

       ■ 血栓形成与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所在!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则可随着血液流动至全身各处,其中90%的情况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另外10%则导致肢体动脉栓塞(剧烈疼痛、无脉,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或内脏动脉栓塞(导致剧烈腹痛、血便及血尿等)等。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几率为正常人的5-17倍。有报道,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抗凝状态下的年卒中发生率为5.3%,至少35%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一次脑卒中。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一定的死亡率,而且现阶段尚缺乏特效的治疗。

       ■ 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以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气短和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

       ■ 增加死亡率:房颤本身即可增加死亡率(是健康人群的2倍),房颤在心律失常的死因中占第2位,仅次于室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