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从“久病入络”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发病机制

2021年05月20日 8553人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中的一种病理改变,COPD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导致络虚不荣,肺痿不用,从而形成肺间质纤维化。有研究表明,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特点是痰瘀互结、肺络痹阻、络虚不荣、虚实夹杂。因此,久病肺虚是主要原因,痰瘀互阻为病机关键,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特点。气血亏虚、痰瘀阻络是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发病机制。“久病入络”多指病程日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慢性疾病,往往呈现由表及里,由气及血的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以及进行性加重的喘息是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临床表现。肺间质纤维化常在患有COPD多年后发生,已有研究证实,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越重、病情越长,越容易发生肺间质纤维化。以下将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COPD合并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1 .气血亏虚,肺络气机不利

肺为“华盖”,邪必先伤;肺为“娇脏”,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主一身之气属卫。一方面外感六淫邪气易犯肺络,另一方面肺脏娇嫩,喜润恶燥,不耐寒热,痰热之邪最易伤肺。肺失宣肃,致肺络气机不畅,肺络郁滞又加重肺脏气机失常。此外,肺络为津血交换场所,肺络郁滞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酿化成痰,进一步壅塞肺络,致使肺络气郁,津血互结,血行不畅,进而导致血虚。李建生等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起因于肺虚,肺虚日久影响脾肾,导致三脏俱虚,而气虚为其根本,日久影响及血,导致血虚。COPD由肺络气机不利引起,病程日久,病理产物凝聚体内,积渐成损,损伤正气,正气受损加重痰血胶痼体内,导致纤维化的形成,而此时的肺纤维化以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全肺弥漫性纤维增生为主要表现。

2. 肺络瘀阻,日久虚瘀互结

中医学讲“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液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与疏泄调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机郁滞不通则血行不畅而形成血瘀,甚则壅结为瘀血。COPD合并肺纤维化多于COPD晚期出现,此时病程日久,人体正气虚损严重,肺虚不荣,导致气血运行缓慢,气滞血瘀阻塞肺络。一方面肺络气虚,行血无力,导致肺络血虚,气血虚弱进一步导致血瘀脉络。另一方面,肺络阴血亏虚,濡润无力,导致血流涩滞不畅,久瘀入络,虚瘀既生,反之又会影响气机运行,加重气血津液耗损,如此恶性循环,久之导致肺络虚瘀互结。此阶段,患者胸部CT或HRCT可见纤维细胞大量增生,肺泡出现囊性纤维化表现,严重者形成蜂窝肺,患者病情逐步加重,最终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参考文献:

景菲,张伟.从“久病入络”探讨COPD合并肺纤维化发病机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01):76-7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