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行成于思

2017年02月10日 685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年前一个病人肾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感染发热,做了一个简单Fr8号肾造瘘管引流,年后又来住院,昨天做了经皮肾镜碎石手术,选取新的位置点重新肾穿刺,手术很快也很成功。记得以前做经皮肾镜时,我的前辈教的方法都是从原造瘘孔通道再进去手术,而今我已经不主张采取这种方法了,主要是有一次碰到了意外:一个重度肾积水的输尿管结石病人,拔了肾造瘘管后,居然无法找到原来的窦道进入肾盂内了,分析原因:病人很瘦,肾周没有什么脂肪,病人之前肾积水很重、有点肾下垂,做了肾造瘘引流一段时间后,肾萎缩,肾脏与原来皮肤皮下肌层分离,拔除引流的肾造瘘管后,肾脏发生旋转归位,使得肾内的窦道与肾外的窦道发生成角甚至分离,结果,肾镜无法找到肾实质的窦道孔进入肾盂,随着不断观察中大量冲洗液夹杂着气泡进入肾周,萎缩无积水且无结石的肾脏没法再行经皮肾镜碎石,最后只得勉强做了输尿管镜碎石手术。这个病例一直久久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次以后,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设计了自己的方案:对于这种之前重度肾积水的上尿路结石病人,仅做了Fr8号肾造瘘管引流,肾脏还有保留价值,二期再做手术时,从保障更高的手术成功率来讲,建议保留原肾造瘘管,有利于充盈肾盂,重新在B超下按新的最佳位置再行经皮肾穿刺扩张碎石取石。毕竟重度肾积水的病人,肾实质穿刺出血少,再次穿刺也方便,不走原细窦道,避免了疤痕扩张困难。当然,如果原造瘘管足够粗(Fr16号以上)且位置还可以,也可以从原通道进去碎石。
      古人云,行成于思。一个人的行为能成功,深思熟虑是至关重要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也说过:“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热情地思考罢了。”对于医学,也应该如此。

2